《剪燈新話》簡介|鑒賞
明瞿佑著。瞿佑(1347——1433),字宗吉,號存齋,錢塘人。自署“山陽瞿佑”,大約祖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少年即有才氣,曾受當時著名文人楊廉(到維楨)賞識。太祖洪武年間,以薦歷任仁和、臨安、宜陽等縣訓(xùn)導(dǎo),后升任周王府右長史。成祖永樂六年(1408)因詩惹禍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被遣送夫保安(今河北懷來一帶)編管。仁宗洪熙元年(1425),經(jīng)英國公張輔奏請赦還,在英國公家主家塾,三年后放歸。宣宗宣德八年(1433)卒,年八十七歲。瞿佑一生著述很多,據(jù)郎瑛《七修類稿》及清《浙江通志》等書記載,有《通鑒集覽鐫誤》、 《香臺集》、《剪燈新話》、《樂府遺音》、《歸田詩話》, 《興觀詩》、《順承稿》、《存齋遺稿》、《詠物詩》、《屏山佳趣》、《樂全稿》、《余清曲譜》、《天機云錦》、《游藝錄》、《大藏搜奇》、《學(xué)海遺珠》、《春秋羅珠》、《閱史管見》、《詩經(jīng)正葩》、《鼓吹續(xù)音》等二十余種。這些作品大多散佚。只有《剪燈新話》、《歸田詩話》、《詠物詩》等幾種保留下來。
《剪燈新話》在洪武十一年就已編訂成帙, 以抄本流傳。永樂十九年(1421),瞿佑以七十五歲高齡在流放地保安重新校訂《剪燈新話》,寫了《重校〈剪燈新話〉后序》,重校后的《剪燈新話》是否就此刊刻,不得而知。據(jù)明高儒《百川書志》卷六記載,《剪燈新話》共四卷二十一段(即21篇),與今天我們所見的《剪燈新話》卷數(shù)篇數(shù)相同。本書有成化丁亥(1467)刻本,明末刻本(1958年上海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剪燈新話》福建建陽版的殘卷本)。清乾隆辛亥(1791)刻本,同治辛未(1871)鎮(zhèn)江文盛堂刊《剪燈叢話》本,均二卷。1917年董康據(jù)日本藏本翻刻, 《剪燈新話》足本始重歸我國。民國二十年(1931)上海華通書局以鉛字排印,1936年鄭振鐸編刊《世界文庫》,把《剪燈新話》和《剪燈余話》收入第六至第九冊。1957年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出版了周夷(楞伽)的校注本(附《剪燈余話》和《覓燈因話》)。1981年又再版發(fā)行。
《剪燈新話》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四卷二十篇,附錄一篇,周夷的校注本又收了《寄梅記》一篇,總共二十二篇。
卷一
水宮慶會錄 寫元惠宗至正年間,潮州士人余善文被水族神南海廣利王請到水宮,為新建的靈德殿作上梁文。善文鋪張揚厲,一揮而就,廣利王大喜。靈德殿建成,請來東海廣淵王和西海、北海王共慶。席間,善文獻水宮慶會詩二十韻,滿座大悅,盡歡而散。善文回家后,不圖功名,棄家學(xué)道,不知所終。
三山福地志 寫元朝至正末年,山東人元自實借給同鄉(xiāng)繆君二百兩紋銀,繆君在福建軍閥陳有定麾下謀得一官,權(quán)勢赫赫。自實因戰(zhàn)亂遭劫窮困,攜妻兒往投繆君,繆君不但賴帳不還,而且連同鄉(xiāng)之情也不顧及,粒米束薪不肯救濟。時值歲末,一家人困苦不堪,自實不勝憤怒,持刀欲殺繆君。庵主軒轅翁勸他不要造罪損德。晚上,自實投于三神山下八角井中,遇道士指點,得知前世今生因果之事。道士告訴他當今達官、平章、經(jīng)略、郡守多行不義,不出三年定遭惡報,繆君也罪在不免。他按道士指示挈家避福寧,墾田治圃,掘地得銀,家遂小康。
華亭逢故人記 寫元朝末年,松江士人全某、賈某狂放不羈,投錢鶴皋帳下參謀軍事,兵敗投水而死。明洪武初年,華亭士人石若虛在路上遇到了二人,全、賈二人與他談?wù)摎v史,指出功臣烈士遭到不幸結(jié)局,智術(shù)之士反能及早逃脫,全身遠害。若虛與他們分手,方悟二人已死了很久。
金鳳釵記 本篇寫元朝大德年間,揚州武官吳防御之女興娘與宦族崔君之子興哥襁褓中訂親。崔家送給興娘金鳳釵一只作訂婚信物。不久,崔君游宦遠方。十五年之后,興娘已十九歲,而崔家卻一直沒有音信。興娘的母親打算把興娘另嫁別人,防御卻堅持執(zhí)守前約。興娘絕望,得病而死。殯殮時,其母以金鳳釵陪葬。興娘死后兩個月,興哥從千里之外歸來投親。因其父母已亡,無家可歸,防御便把他留在家里。清明節(jié),興娘的父母和妹妹慶娘一同去給興娘上墳,把興哥留在家里。晚上,上墳回來,興哥在慶娘轎子進門時拾到金鳳釵一只。夜里,興娘的鬼魂假托慶娘之名到興哥房里來就宿。一個月后,兩人秘密逃往呂城,恩恩愛愛過了一年幸福生活。這時興娘鬼魂假期已滿,又同興哥回到揚州,用鬼魂附體的辦法迫使父母答應(yīng)將妹妹慶娘嫁給興哥以續(xù)未了之緣。得到父母允許,興娘的鬼魂才依依別去。本篇作品在表現(xiàn)手法上承襲了唐人小說《離魂記》,后被收入明人小說類書《艷異編》卷三十九鬼部四,又被明末凌濛初改編為擬話本小說,收入《拍案驚奇》,題名《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xù)前緣》。還被明代戲曲作家沈璟改編成傳奇劇本,名曰《墜釵記》(又名《一種情》)。
聯(lián)芳樓記 寫至正初年,江蘇吳郡富戶薛某二女蘭英、蕙英,聰明秀麗,能詩善賦。二女住在聯(lián)芳樓上。薛某通家子昆山鄭生來蘇州做生意,落腳在薛家。夏月的一天,鄭生在船上洗澡,被薛家二女看見,以荔枝傳情。夜晚,二女將鄭生用竹兜吊上樓去私會。不久,他們的行跡被薛某看破,但事已至此,薛某便把兩個女兒嫁給鄭生。本文被收入《艷異編》卷十八幽期部二,還被收入《情史類略》卷三情私類,題為《薛氏二芳》。
卷二
令狐生冥夢錄 寫儒生令狐譔,生性剛直,不信鬼神。他得知兇惡不義的富翁烏老因子孫多焚紙錢賄賂冥官得以死而復(fù)活,便賦詩嘲諷。觸怒了鬼王,被捉去審問治罪,讓他寫自供狀。他秉筆直書,嘲諷陰司也和陽世一樣“貧者入獄而受殃,富者轉(zhuǎn)經(jīng)而免罪”。鬼王不得不承認他持論頗正,難以加罪。他看到陰司中受罰的各類罪犯都是在陽世做惡多端的人。醒來后乃是南柯一夢。烏老于當天夜里死去。
天臺訪隱錄 寫徐逸入天臺山采藥,見深山中有人家,一老者自稱陶上舍,乃南宋時人,因宋亡而入深山,不知人間是何朝代何年月。上舍回憶南宋舊事,歷數(shù)賈似道專權(quán)誤國,文天祥、陸秀夫“擎天” “捧日”等舊事。并作古風一篇為徐逸餞行。徐逸回家后備酒肴率仆僮再去拜訪,竟絕無蹤跡。
滕穆醉游聚景園記 寫元仁宗延祐初年,浙江永嘉人滕穆到紹興去應(yīng)試,在杭州游覽。一天夜里,酒后信步來到聚景園,見一個美麗女子,請他飲酒,為他作歌,與他同寢。這女子原是南宋理宗朝宮女衛(wèi)芳華,二十三歲而死,殯在園側(cè),今以鬼魂相從。滕穆下第攜衛(wèi)芳華同歸故里。三年后,滕穆又攜衛(wèi)芳華重返杭城。衛(wèi)氏在陽世數(shù)盡,幻滅離去。滕穆悲痛,作文憑吊。此后不娶,人山不歸。本文被收入《艷異編》卷三十九鬼部四,還被收入《情史類略》卷十九情鬼類,題為《衛(wèi)芳華》。
牡丹燈記 寫元至正庚子年,鎮(zhèn)明嶺下喬生喪偶鰥居,于正月十五日觀燈,見一丫鬟挑雙頭牡丹燈引導(dǎo)一美麗女子。喬生請她到家歡會,得知她是已故奉化州判的小女,姓符字麗卿。喬生與她相處半月,鄰翁窺見這女子是一個粉髑髏。玄廟觀魏法師授生朱符治鬼,女鬼不敢再來。一日喬生夜歸途經(jīng)湖心寺,被女鬼拉入柩內(nèi)而死。此后兩鬼經(jīng)常出來害人。當?shù)孛癖娬埶拿魃借F冠道人作法,二鬼怪得到了懲治。本文被收入《艷異編》卷四十鬼部五,題為《雙頭牡丹燈記》。
渭塘奇遇記 寫元朝至順年間,金陵世家子王生往松江收秋租,在渭塘酒肆,見酒家女兒甚美,兩情戀戀。王生離去后,每夜夢中與女相會,相得甚歡。第二年王生收租再過此地,酒家翁告訴王生,愛女相思得病,已歷一年。王生入內(nèi)探視,此女病體頓愈,互訴夢中之事,彼此吻合。二人遂結(jié)為夫婦,于飛而還。本文被收入《艷異編》卷二十三夢游部。
卷三
富貴發(fā)跡司志 寫至正丙戌年,泰州書生何友仁為貧困所迫,到城隍祠中去祈禱富貴發(fā)跡神,聽到各司判官議論世間義士、孝婦、貪官、惡霸各有因果報應(yīng),又聽到發(fā)跡司判官透露天上圣人預(yù)測數(shù)年后江、河之間兵戎四起,生靈涂炭。友仁請判官指示未來,判官授以16字偈語。數(shù)年后,元滅明興,預(yù)測得以應(yīng)驗。宣揚了小到一身,大而一國,窮通壽天,治亂興衰皆有定數(shù)的思想。
永州野廟記 寫元朝大德年間,書生畢應(yīng)祥有事去衡州,途經(jīng)永州之野廟,因無敬獻,遭到蛇妖追迫。畢生謁南岳祠,具狀焚訴之,南岳神派一神將率五千鬼卒斬白蛇之頭,殲滅群妖。他回家后,又被陰司傳去對質(zhì)。原來是蛇妖不服,冥王取來衡山府及永州城隍司回文,與畢生所言相同,于是把蛇妖押赴酆都,使之永不出世。為獎勵畢生應(yīng)祥除妖去害,給他延壽一紀。
申陽洞記 寫隴西青年李德逢,善騎射,膽大勇武,元文宗天歷年間,因訪父友流落桂州。一日,到深山射獵,夜宿于山神廟,與一群猴妖遭遇,李生一箭射中其魁首,群妖逃遁。天明,李生沿血跡追蹤,不慎落入深坑,原來這里就是群妖所居之穴,名“申陽洞”。日前,富戶錢翁的女兒就是被這里的洞主老獼猴捉來的。李生毒殺群妖,又在原洞主鼠精的幫助下,帶領(lǐng)三個落難女子回到人間。
愛卿傳 寫嘉興名娼羅愛愛色貌才藝獨步一時。常與郡中名士飲酒賦詩,同郡世族子弟趙六納禮娶愛愛入門。愛愛婦道甚修,事婆母甚孝,趙六外出謀官,婆母病故,愛愛親自辦理喪事。元末戰(zhàn)亂,她被逼自縊身死。趙六回來后與她的鬼魂相見。她悲敘舊情,然后投生在無錫宋家。趙六特地前往探望,求為親屬。本文被收入《情史類略》卷八情感類,題為《羅愛愛》。
翠翠傳 寫淮安民女劉翠翠與金氏子金定自幼相愛,結(jié)為夫妻。元末戰(zhàn)亂,翠翠為張士誠的部將李將軍所擄,金定幾經(jīng)周折,歷盡艱辛,終于找到了翠翠下落,但二人只能以兄妹之禮相見。金定絕望而死。翠翠將金定安葬后亦得病而死,李將軍將她安葬在金定墳側(cè)。劉父得知翠翠鬼魂顯形,特地前往,夢中與翠翠、金定相見。本文被收入《艷異編·續(xù)編》卷五情感部,還被收入《情史類略》卷十四情仇類,題為《劉翠翠》。凌濛初將其改編為擬話本小說,收入《二刻拍案驚奇》卷六,篇名為《李將軍錯認舅 劉氏女詭從夫》。改編成戲曲的有葉憲祖的雜劇《金翠寒衣記》、袁聲的傳奇《領(lǐng)頭書》。
卷四
龍?zhí)渺`會錄 寫元惠宗年間,書生聞子述游吳江龍王廟,即興題古風一章,被龍王請到水府,與歷代名人伍子胥、范蠡、張季鷹、陸龜蒙相見。伍子胥評說吳越之爭的得失,眾人吟詩作詞,抒發(fā)各自情懷,盡興而散。
太虛司法傳 寫吳楚狂士馮大異,恃才傲物,不信鬼神,元惠宗至元三年,大異夜行,被群鬼追趕落入鬼谷深坑。鬼王因他藐視鬼類,對他倍加摧殘凌辱。他回家后憤懣而死。臨死時囑咐家人將紙筆放入柩中,他要訴諸天廷。數(shù)日后,果然,訴訟得勝,使群鬼得到懲罰。天府因他正直,命他為太虛殿司法。本文對《聊齋志異》中《席方平》的創(chuàng)作有一定影響。
修文舍人傳 寫江蘇太湖人夏顏博學(xué)多才,反遭困窘,經(jīng)常慨嘆自己的命運不佳。元至正初年,客死潤州,葬于北固山下。一日,其鬼魂與舊友相見,自敘在冥司作了修文舍人,居官清要。還述說了陰司如何重視賢才,處置公道,不象人世間那樣賄賂公行。把兩者作了鮮明的對比。又囑咐友人為其整理刻印文稿。友人臨死前,他的鬼魂又來訪,以自己原來的官職向冥王舉薦。
鑒湖夜泛記 寫元文宗天歷年間,處士成令言駕舟漫游,仰視銀河,有如白練之美,忽生棄世登仙之念,小舟竟然沿著銀河把令言載入仙境。織女神向他訴說了人世間文士秉筆鼓舌誣她清白,又替嫦娥辨白。織女神贈令言兩匹瑞錦,托他為自己和嫦娥辯冤。令言回到人間,終日漫游。二十年后有人與他相遇,他御風而去。
綠衣人傳 寫元仁宗延祐年間,天水書生趙源在西湖葛嶺遇到一綠衣女子,與之相處三年。原來她和趙源同是南宋宰相賈似道的奴仆,因相愛被賈似道雙雙處死,他已托生,而綠衣人仍是鬼魂。綠衣人還歷數(shù)賈似道專橫拔扈、草菅人命的種種罪惡和最后在漳州被打死的可卑下場。綠衣女子的鬼魂離去后,趙源感其情深,不再娶妻,投靈隱寺為僧。本文被收入《艷異編》卷三十九鬼部四,還被收入《情史類略》卷十情靈類,題為《綠衣人》。《古今小說》第二十二卷《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也是根據(jù)本文的一些情節(jié)改寫的。根據(jù)本文改編成戲曲的有周朝俊的傳奇《紅梅記》,川劇《紅梅閣》,秦腔《游西湖》。
附錄
秋香亭 記 寫元惠宗至正年間事。商生和中表妹楊采采二人自幼青梅竹馬,相親相愛,及長大成入,卻由于戰(zhàn)亂天各一方。明統(tǒng)一后,商生遣仆人到金陵去探詢,這時采采已嫁人生子。商生恨其負約,又遣仆人送去兩件禮物,采采寫了回信并附一首詩。商生見詩,和韻自遣,終不能忘情。
寄梅記 寫南宋儒生朱端朝與妓女馬瓊瓊相愛,朱讀書費用,皆瓊瓊供給,后端朝中了進士,為瓊瓊脫籍,納為侍妾。端朝單騎赴任,瓊瓊由于受到朱妻壓制,不能與端朝通一言,乃密遣一仆,寄梅雪扇面一幅,并題詞表明自己的困苦。端朝托疾而歸,妥善處理,妻妾和好如初。本文被收入《艷異編》卷二十七妓女部二。
《剪燈新話》問世后,吸引了廣大讀者,仿擬之作有永樂年間李楨的《剪燈余話》,宣德年間趙弼的《效顰集》,萬歷年間邵景詹的《覓燈因話》。《剪燈新話》對后世有很大影響,一些篇章被收入《艷異編》、《情史類略》、《女聊齋》等明清兩代小說類編。一些篇章被改編成話本小說和戲曲。
據(jù)顧炎武《日知錄之馀》卷四“禁小說”記載: “《實錄》:正統(tǒng)七年,二月辛未,國子監(jiān)祭酒李時勉言: ‘近有俗儒假托怪異之事,飾以無根之言,如《剪燈新話》之類。不惟市井輕浮之徒,爭相誦習,至于經(jīng)生儒士,多舍正學(xué)不講, 日夜記憶,以資談?wù)?若不嚴禁,恐邪說異端, 日新月盛,惑亂人心:乞敕禮部,行文內(nèi)外衙門,及調(diào)提學(xué)校僉事御史,并按察司官,巡歷去處,凡遇此等書籍,即令焚毀,有印賣及藏習者,問罪如律,庶俾人知正道,不為邪妄所惑。”從之。”這是明代文人創(chuàng)作小說遭到朝廷禁毀的第一部
上一篇:《剪燈新話》簡介|鑒賞
下一篇:《剿闖小說》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