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緣》簡介|鑒賞
清代中篇白話才子佳人小說,又名《夢中五美緣》,十五回。作者李修行,字子乾,山東無棣縣人,康熙乙未(五十四年)進士。此書著于晚年(乾隆年間)。今存三義堂、崇德堂、文成堂、有益堂四種刊本,均刊于光緒年間,有光緒十一年“后學蓮溪氏”序,為小型刻本。筆者所見為后二種,其版式、字體悉同,可能是兩家書坊取同一底版重印的。
《夢中緣》乃作者寄托自己心境與夢想之作。書中寫明朝正德年間,山東青州府益都縣吳玨之次子麟美年十八,才貌兼優,吳玨要為兒子擇一才貌兼全之女相配。一日,吳玨夢見一老者贈給一帖,說其子婚事盡注帖中。醒來一看,帖上寫的是: “仙子生南國,梅花女是親,三明共兩暗,俱屬五行人。”猜測兒子姻緣應在南方,便讓兒子借到南方游學尋親。吳麟美游學到杭州,被金御史聘為西賓,教其子金昉讀書。做館期間,一次清明游春,與名妓燭堆瓊相識聯句,不覺生愛憐之意;又在途中巧遇金御史之女翠娟,見其美貌驚人,尾隨而行,互有鐘情之意。不料燭堆瓊被人劫走,吳乃吹笛吟詩向館東之女流露愛情,二人私下定盟終身。翠娟又被浪蕩公子鄭一恒所劫,輾轉流落到江西金谿縣,為商人木大有之妻花氏收為義女,同花氏之女舜華相伴。吳生辭館,歸家途中為賊所劫,流落江西,在法華庵巧遇失散多年的嫂嫂悟圓尼姑,便在庵中暫住。進士水老爺之女蘭英亦一才女,其父初故,乳母極力要幫水小姐招贅吳生為婿,幾經試才,二人互有情意,私下約會。吳生向水小姐講明原與金翠娟的婚約,以示真誠,而后訂盟合歡。適逢宸濠余黨吳十三作反,水蘭英輾轉流落江西,與表姐金翠娟相聚在花氏家。水、金木三女發誓共嫁吳生。吳生在逃難中重遇名妓燭堆瓊, 相戀月余,決定應試后贖出燭堆瓊及其同行姊妹坦素煙,與二人共享富貴。與二女別后,吳生在江西冒名應試,中式后授江西南昌知府,與新被起用為江西巡撫的金御史重逢。金巡撫尋到女兒及甥女蘭英,將二人接回府中。吳生為官后,替遭人陷害的父親報了仇,然后上任,喜娶金、水二美女,二女又向新郎推薦木舜華,吳又贖出推瓊、素煙,一人娶五位才貌雙全的佳人,實現了其父的夢兆。吳麟美志得意滿,乃告病還鄉,建園亭,做長枕大被,與五妻同眠,享盡艷福,子孫繁衍,科甲不絕。
作者立意是取“五行生生不息之意”,本“五行調合全無刑克,生生不絕”。把科舉制度下夢寐以求高官艷福的窮措大的庸俗人生夢想表現得淋漓盡致。主人公見一佳人愛一佳人,多多益善,幾至“恨不能將天下所有美女供我一人之淫樂”。雖說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陳規、但其生活理想仍俗不可耐,并美化多妻制;雖說也涉及一些社會矛盾及黑暗現實、忠奸斗爭,畢竟是陪襯、點綴,且詆毀起義軍隊,其主旨仍是千篇一律式的才子佳人故事。藝術上也未脫模式化的窠臼。情節雖曲折多變,然多用巧合手法,缺乏真實感。人物形象也有概念化、類型化的毛病。只能算三流以下
的作品。
上一篇:《未來教育史》簡介|鑒賞
下一篇:《歡喜浪史》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