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中記》簡介|鑒賞
傳奇小說。唐代沈既濟撰。《枕中記》在唐時已收入陳翰所編的《異聞集》內。《太平廣記》即據《異聞集》錄入,題為《呂翁》。 《異聞集》今已亡佚。《枕中記》有魯迅《唐宋傳奇集》本。此篇故事當據干寶《搜神記·楊林》、宋劉義慶《幽明錄·焦湖廟祝》發展而來,但其思想性和藝術成就則遠遠超過了前兩篇作品。
《枕中記》寫士子盧生,在邯鄲道一客店中遇道士呂翁,向其敘述自己企求功名利祿的愿望。呂翁授枕與盧生。其時客店主人方蒸黃粱。盧生倚枕入夢。于夢中建功立業,出將入相,歷盡榮華富貴,官至中書令,封燕國公,生五子,有孫十余人,年逾八十病故。醒來時,店主尚蒸黃粱未熟。因此盧生有所感悟,覺人生如夢、富貴無常。
這篇傳奇的價值,首先在于作者以浪漫主義形式,表達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具體地說,作品雖托夢境,實寫世情。不僅文中所涉及的人名、事件、官制等,多為唐玄宗時代的歷史史實,而且其現實主義筆觸涉及到當時社會的若干領域,真實而形象地展現出一幅唐代社會生活的畫面。隨著盧生步入仕途的足跡,可以看到,唐代統治者雖也做過一點有益的事,如盧生任陜州刺史時,開鑿運河,疏通可道,解決運輸的困難。但更多的是統治者的不恤民情、窮兵黷武、開疆拓土,以及對吐蕃、獨龍等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侵犯和殺戳。
盧生官運亨通,青云直上。然而因此也招來了嫉妒和陷害。當他晉升吏部侍郎,接著又升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時,由于當朝宰相的造謠中傷,被貶為端州刺史。他任宰相后,又遭同僚的陷害,瑯珰入獄,險被處死。當他繞過險惡的政治漩渦,兩次官復原職后,則又重新聲威顯赫、權傾內外。他生活上的縱情聲色、奢侈縻費也比以往更甚。作品通過盧生宦海浮沉和生老病死等情節的描繪,對統治階級內部勾心斗角的丑惡現實和唐代政治的黑暗腐敗作了揭露,對當時熱衷功名的士人作了諷刺。不過,作者想由此進一步說明,世事也不過如此,榮悴悲歡,剎那而盡,正如盧生的黃梁美夢一般虛幻。宣揚了道家的虛無主義、禁欲主義和出世思想,有一定的消極作用。
烘托和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枕中記》藝術上的突出特點。作者描寫盧生追求的幻滅,不是正面直寫他的不幸和碰壁,而是著意渲染他的榮華富貴和顯赫聲威: “封燕國公,恩旨殊異。生五子,……皆有才器。……其婚媾皆天下望族。有孫十余人。……出入中外,徊翔臺閣,五十余年,崇盛赫奕。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后庭聲色,皆第一綺麗。前后賜良田、甲第、佳人、名馬,不可勝數。”最后點出:原來這一切只是一場白日夢!盧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貧困窘迫與他在夢幻中的富貴顯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和相互烘托、映襯的手法,加深了主題,產生了較強的藝術效果。此外,作品語言的生動、凝煉也是一個突出特點。唐人李肇《唐國史補》認為“沈既濟撰《枕中記》,莊生寓言之類,韓愈撰《毛穎傳》,其文尤高,不下史遷。”給予了較高評價。
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說: “大歷中,先有沈既濟做的《枕中記》——這書在社會上很普通,差不多沒有人不知道的。”可見《枕中記》影響之廣泛。宋初編的《文苑英華》曾輯入,文字與《太平廣記》所錄略有不同。 “黃粱夢”成為后世著名的典故。宋人話本有《黃糧夢》 (見《醉翁談錄》),宋、元南戲中有《呂洞賓黃粱夢》 (見徐渭《南詞敘錄》),均已亡佚。元人雜劇有馬致遠、李時中、花李郎、紅字李二合作的《開壇闡教黃粱夢》,明人湯顯祖有《邯鄲記》傳奇等。模仿《枕中記》構思的小說、戲劇為數甚多。
上一篇:《楊花夢》簡介|鑒賞
下一篇:《柳氏小說舊聞》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