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鴻勛》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長篇?dú)v史演義小說,二十二回。題“蓬蒿子編”,作者姓名與生平不詳,參見附錄小傳。清初慶云樓刻本,封面書名作《定鼎奇聞》,上橫題《盛世鴻勛》,左下鐫“慶云樓藏板”,該左欄并有四行小字: “是刻詳載逆闖寇亂之因由,恭紀(jì)大清蕩平之始末。雖大端百出而鋪序有倫;雖小說一家而勸懲有警。其于世道人心,不無少補(bǔ)。海內(nèi)識者,幸請鑒諸。”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卷前有圖五幅,前圖后文。首作者自序,序署“順治辛卯天中令節(jié)蓬蒿子書于耨云齋中。”辛卯為順治八年(1651)。書名《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作《新世弘勛》,道光丙申文淵堂刊本又題作《鐵冠圖全傳》,光緒壬辰邗上文運(yùn)堂刊本題《新史奇觀》,姑蘇稼史軒本題《新世鴻勛大明崇禎傳定鼎奇聞》,嘉慶六年刊本題《順治皇過江全傳》,簡稱《順治過江》。版本除上所涉及到者外,尚有載道堂、集古居、一笑軒、聚賢居、善成堂、品文堂、福文堂、文順堂等刊本。
此書脫胎于《剿闖通俗小說》, 《剿闖小說》記李自成起義始末,至弘光即位南京、吳三桂降清而止。序文后署“甲申中秋前三日毘陵學(xué)士題”,內(nèi)有“今新天子定鼎金陵,修明國策”之語,故《中國通俗小說書目》稱“明刻本”,蓋緣于此。《新世鴻勛》共二十二回,對十回的《剿闖通俗小說》增益頗多。 《剿闖通俗小說》第一回“李公子民變聚眾,闖踏天兵盛稱王”即《新世鴻勛》之第六回“李公子附闖圖主,宋孩兒投身獻(xiàn)秘”。 《剿闖小說》第一回:
……每用兵,輒令李巖為前隊。李巖遣心腹之人裝作商賈,四散傳布,說李公子仁義之師,不殺不掠。又編成口號教導(dǎo)小兒們歌唱: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愚民信為實。然每若有
司苛斂,恨不得李公子之早來。民間認(rèn)李公子就是闖王,不知其為兩人也。
《新世鴻勛》第六回也寫道:
……即令李巖為前隊。李巖又用一計,暗差心腹多人,扮作客商,四下傳布,說李公子仁義之師,不殺不掠,又編成口號教導(dǎo)小兒們歌唱: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闖王,管教大小都?xì)g悅。
一向來,這些百姓連遭荒歉,又被官府橫加苛斂,今聽了這幾句童謠,恨不得李公子之早到。只是愚民認(rèn)李公子就是闖王,卻不曉得是一正一副……
明末清初此類講史小說,多寫實事,極少鋪染,于文無彩,史料價值高于其文學(xué)價值。寫“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清初大詩人吳偉業(yè)在他的《綏寇紀(jì)略》卷八、卷九就同樣記載了當(dāng)時的兒歌和李巖參加起義軍的活動;比之稍晚的清初史學(xué)家計六奇,在他的史學(xué)名著《明季北略》中,不僅也記載了“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那兩首兒歌,并且在“李巖歸自成”條中,詳細(xì)記下了兩人的對話,這段對話,與《新世鴻勛》幾乎全同。蓬蒿子的創(chuàng)作目的,如序言所說:“載逆闖寇亂之始末,即所謂運(yùn)數(shù)興替之因由。然運(yùn)數(shù)雖系乎天機(jī),而厥因?qū)嵱捎谌嗽臁N┰概e世之人,悉皆去惡存善,就正離邪。”故對李自成取否定態(tài)度,不只寫成是兇神惡煞轉(zhuǎn)世,還把史料記載“不好女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的起義領(lǐng)袖,寫成個大淫棍。此書乾隆年間曾查禁。
上一篇:《救劫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新中國未來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