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情景
古代詩學概念。如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意中有情,景中有意。”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四云:“作詩不過情、景二端。”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內編》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不能作景語,又何能作情語邪?古人絕唱句多景語,……而情寓其中矣。”詩中情景之論,源遠流長。情有時也稱志、思、意,指人的思想、感情、意念等一系列精神活動的內容,而感情和心緒是其基本內涵。景也稱物、物色、象、境,指自然界一切聲象。情景二者相對而稱,分別代表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體和客體。詩可以抒情狀景,還可以敘聲言理,而表現(xiàn)感情和摹繪景物是詩歌最普遍的功用,即使敘事詩和哲理詩中,也往往間有抒情和狀景的詩句。在我國浩翰的古詩中,抒情寫景的作品特別豐富,佳作最多,這足以反映古代詩人把情景視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經》、《楚辭》已有極其出色的情景描寫,而“言志”說和屈原“發(fā)憤以抒情”(《橘頌》),表明先秦人們對用詩表現(xiàn)情靈的認識已較為自覺。漢儒解釋《詩經》“興”的含義包括一部分借物述情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張。情景說在魏晉南北朝得到很快發(fā)展和完善,《文賦》、《文心雕龍·物色》、《詩品序》都將感物動情看作是激發(fā)文學創(chuàng)作欲望的重要觸因,又將情景交會視為詩歌佳境,“是以詩人感物,聯(lián)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qū)。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隨著近體詩的產生和發(fā)展,情景二項內容及其如何在詩里構成有機、緊密的關系,倍受人們重視,他們或主張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或贊成分述情景,相映成趣,但是都肯定情景描寫和詩歌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肯定情景結合,經得起讀者反復尋繹玩味,也是古代詩歌意境說的重要內涵之一。
上一篇:詩詞研究·悖論詩學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情景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