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揮犀》簡介|鑒賞
宋代文言軼事小說。彭乘撰。十卷。書中記有蘇軾自海南北歸及章惇貶至雷州兩事,可見成書于宋徽宗時期。 今存《稗海》本、 《筆記小說大觀》本;《說郛》收有部分內容。
本書所記,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一)官場見聞。作者生經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等朝,仕歷頗長,熟知官場情況,部分地反映在此書中。這些見聞,雖然大都屬于真人真事,但許多條目可以視為志人小說。其中,有的記載了賢臣的嘉言懿行,如卷一寫張昪的直言敢諫;有的記載了官員之間的爭斗與傾軋,如卷五載黃宗旦之被捉弄;有的揭露了官場中的蠅營狗茍之徒,如卷六寫鞏申之善于諂媚;有的諷刺了某些官員的昏庸無能,尸位素餐,如卷一寫侍御史王平之無聊和可笑:
御史臺儀:凡御史上事一百日不言,罷為外官。有侍御史王平, 拜命垂滿百日,而未言事。同僚皆訝,或曰: “王端公有待而發,茍言之,必大事也。”一日,聞入札子,眾共偵之,乃彈御膳中有發, 其彈詞云: “是何穆若之容,忽睹卷如之狀。” (卷一)
還有的記載了官場的某些趣聞,如卷一寫低職官員俸祿之微薄,可謂諧謔有趣;另如記王旦度量寬宏,不輕易發人之過(卷一),韓琦不罪打碎珍貴玉盞的小吏(卷七),包拯執法不阿,無所忌諱(卷十)等等,都頗有小說意味。
(二)文壇軼事。作者博學多聞,與蘇軾、黃庭堅等亦有交往,對文壇的記述,每有足資后人參考之處,其中有的也可當作小說來讀。如記其叔彭幾(字淵材)的幾條,就活脫如畫,試看其中一條:
彭淵材初見范文正公畫像,驚喜再拜,前磬折,稱:“新昌布衣彭幾, 幸獲拜謁。”既罷,熟視曰: “有奇德者,必有奇形。”乃引鏡自照,又捋其須曰: “大略似之矣,但只無耳毫數莖耳,年大當十相具足也。”又至廬山太平觀, 見狄梁公像,眉目入鬢,又前再拜,贊曰:“有宋進士彭幾謹拜謁。”又熟視久之,呼刀鑷者使剃其眉尾,令作卓枝入鬢之狀。家人輩望見驚笑,淵材怒曰:“何笑?吾前見范文正公,恨無耳毫;今見狄梁公,不敢不剃眉,何笑之乎?耳毫未至,天也;剃眉,人也。君子修人事以應天,奈何兒女子以為笑乎……”(卷二)另如記潘閬之狂放不羈(卷一),蔡君謨(襄)之精于品茶(卷四),王禹玉(珪)之詩謔王安石(卷四),杜鎬之博聞強記(卷七),潘大臨之作“滿城風雨近重陽”詩(卷十),等等,也都頗有趣味。
(三)社會趣聞。這方面的條目較多,其中也有一些可視為小說。例如:
杜德俗呼為杜麻胡,送鋪中卒也。 附郵筒物至重者,他卒莫當之,德即荷而去,曾不倦怠。一日醉,牽一虎臥于鋪前,居人大驚,德即枕而寐。食久方起,解縛縱虎而去, 試呵之曰:“復歸舊山,不得害人!”虎瞑目若聽伏者,乃去。人始以此異之……(卷八)
情節夸張, 具有傳奇色彩。此外,書中記骨托鳥能食鐵石(卷二),虎每食一人則耳成一缺(卷三),以及嶺南異蟲,長安怪蟲(卷五)等,亦頗類志怪小說。
(四)文評詩話。如辨杜牧《華清宮》詩所詠不合節令(卷四),從杜甫贈高適等詩見出“唐之參軍簿尉,有過則受笞杖之刑” (卷十), 均可見作者才學。不過這類條目專在論文,無甚小說意味。
《墨客揮犀》文筆比較流暢。雖然作者受筆記體載的限制,并非有意創作小說,但許多片斷敘事比較具體,能抓住人物富有特征的言行予以勾勒,故能于平淡中時見生動。在宋代筆記中,它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上一篇:《在園雜志》簡介|鑒賞
下一篇:《女學生》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