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偵探》簡介|鑒賞
偵探小說。陽湖呂俠著。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七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據作者的意愿,這部《中國女偵探》乃是為補中國偵探小說之缺而作。可謂所望極厚,其用心既大,則下功夫也深。小說包括《血帕》、《白玉環》、《枯井石》三個偵探故事,而以黎采芙女士的自述形式,用第一人稱寫成。先是“予”與鋤芟、李薇園、凌絳英、秦捷真、秦慧政六個女士,在中秋之夜敘談,由李薇園先講一偵探故事《血帕》,乃記李的父親在祥符縣任上破獲的一案。敘吳飛保拐二女,欲賣與牛老三,交易未成,復欲賣于卜老狼,二女不愿受辱而自殺, 卜老狼因宿仇新恨而殺牛老三。案發后,李父起先以為二女與一個叫米有才的有私,而誤疑米有才,后經李母提醒,找到二女所遺血帕,才打破缺口,破獲此案。李薇園講完此案,秦慧真以為“此案固猶婦人為構成之材料,而未嘗以婦人為主動力也,吾請更述一案之以婦人為主動力者”,于是又講一個以女子為破案偵探的故事《白玉環》。敘無錫黃幼候,妻亡,其女嫁與虞家為妾,即虞姨娘也。齊隱夫謀圖黃的財物,讓情婦偽稱妹妹“齊氏”而嫁與幼候,將一白玉環留在“齊氏”處作押。幼候死后,齊隱夫得了黃幼候的大筆錢財,卻移情別戀,“齊氏”便扣留了白玉環。“齊氏”死后, 隱夫為取回白玉環,遣新結情婦之女遙保嫁與幼候之子長夫。但遙保卻與鄰居子彥私通,設計謀殺長夫,準備雙雙私奔,被隱夫發覺,半路擊昏二人,正在得意時,卻被虞姨娘遣人捉住,而長夫亦被虞姨娘搭救。原來她一直扮作老媼在黃家當仆人,細心觀察,跟蹤追尋,才得破了此案。慧真故事講完,城內卻發生了郭悠文家被盜案,于是六女士興致勃勃去試作女偵探。原來是郭家女仆殷氏,與馬勝利在尤嫗家里私通,殷氏自內竊得郭家的錢財,拋在一口枯井中,準備與情夫攜資私逃,因尤嫗要分贓,馬勝利又殺尤嫗,但在他下枯井取物時,殷氏又將他誤殺, 自己只得上吊。恰好六女士追蹤至此,救下殷氏,案乃破獲。這個故事很是曲折,開始頭緒甚多,最后方才明瞭。有嫌疑犯曹三,李薇園以武力擒捉之,又有郭家族人郭一才,托馬勝利通過殷氏偷去郭家一封重要信件,馬臨逃時恐留活口把他也殺了。案情一時撲朔迷離,但六女士中的鋤芟觀察現場后堅信偷竊的是郭家宅內之人,又從郭一才身上打開缺口,調查得馬勝利與殷氏的關系,一路追尋,遂破此案。所謂“中國女偵探”者,該指鋤芟而言。
這部小說結構嚴密,情節雖曲折多變而脈胳仍清晰可辨,風波疊起卻又環環緊扣,運用懸念頗能引人入勝。描寫人物,也見得個性,如李薇園的勇武機智,秦慧真的爽直好勝,特別是鋤芟的深沉周慮,膽大心細,不愧于“女偵探”的稱號。尤其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作者對于小說題材的有意識的開拓。在小說是“改良社會之一最妙法門”之外,還認識到小說是“一種之特別文學也”(《新小說》第十三號“小說叢話”),又因中國小說中唯偵探一門讓了西方獨步,而有心著作以彌漏補缺,這樣一種自覺的建設,在當時偏重小說的政治功能與社會功能的風氣中,是難能可貴的。
其次,是小說在形式上的求新。一是廢除了章回小說的體例而作長篇的敘事文字,二是全書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這在當時都是較為新穎的方式。再次,是小說在文體上的特色。作者用的是淺近的文言,敘事明白曉暢。而與小說的偵探內容相一致的,是其推理過程中所用語言的嚴密邏輯性,層層推進,一絲不茍,條分縷析,面面俱到,結文細致工巧,可謂密不透風,絕無疏漏。
上一篇:《中東大戰演義》簡介|鑒賞
下一篇:《九尾狐》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