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修類稿》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筆記小說集。五十一卷。續稿七卷。明郎瑛撰。書前有陳仕賢序稱,此書“言測天地之高深,明國家之典故,研究義理,辯證古今,掇詩文而拾其遺,捃事物而章其賾,以至奇怪詼謔之事,無不采錄。 ”所謂“雅俗并陳,巨細畢舉”,正是此書特點。此書分天地、國事、義理、辯證、詩文、事物、奇謔七類,保存了有關元、明兩朝史實人物等,以及其他與文學史、小說研究方面有關的資料,具一定的參考價值,此外也有不少神鬼故事之類可供觀賞者,是一部值得重視的筆記資料集。
“天地”類以記山川、 天文、歷法、氣象、宮室、外國等為主,或記聞見、或載奇觀、或考名實,如《杭州宋宮考》、《小姑山沒》、 《潮汐》、 《金山水》、 《天竺寺》 、 《日本略》、 《天開眼》之類,而《吳楚娶婦》等還記述了當時的一些民情風俗。 “國事”類記載了朝章制度、人物軼事傳聞等資料,可補史傳之不足,尤其是與明初之傳奇文等作比較,則對那些與朱元璋為敵的起義群雄也能大膽地加以記述,如《張士誠始末略》、 《方國珍始末略》、 《陳友諒始末略》等,記載均較詳備,甚至敢冒言得失(如稱陳友諒是朱的勁敵等),因此頗為可觀。然而其中也有一些迷信的神化封建帝王的內容,如陳太后夢服黃冠神人白藥而生太祖、明太祖攻雞籠山時有小龍盤踞其纓帽等,宣揚“帝王之興, 每有龍見”,頗不足取。 “義理”、“辯證”類多雜記瑣議,或采摭前人舊說,或事考證典實、事物等,篇幅則一般較短。 “詩文”類以記述文壇掌故為主,其中雖然不乏對一些歷史上知名文人、作品的評議等,然而也記錄了當時為數不少的名不見經傳人物、乃至僧道婦人侍婢輩的軼事及作品,記錄了其他一些民間謠諺、詞曲戲文等,因而亦很有參考價值。 “事物”類除一部分系對古鏡、印治、錢幣等名物的考證、研究外,另外還記錄了相當多的異人、異事、異物類內容。如《胎語》則寫一婦人身懷雙胎、胎兒未出肚腹即能卜言外事,與人對答。 《張浩》則寫其人膂力絕人,能舉七百斤石獅行走,以及石擲漁船等,志異小說味均十分濃烈。 “奇謔”類則多涉神異,其中保存了不少帶志怪趣味的民間故事,至于一些寫鬼妖化人,走入人間,與人相親的篇則,與后世《聊齋志異》的旨趣已十分接近。這里錄《狐貍》中的一節即可見:
……又,張姓者,乘車出西郊,見一犬追婦人飛來。顧間,婦人乞以附車逐犬。自言某地人,張遂載以去。抵家,復求假宿,張不拒而遂同寢焉。閱數月, 自言: “我狐也,今當去君,明年此日,見我于臨清某市?!睆埲缙谥疗涞?,見婦走索于市中。喚之,即下,同至一酒館,歡飲數日。資以白金百兩,告曰: “與汝緣數足矣,再勿相從?!睆埢兀恢渌??!?/p>
這則故事中我們所見的“狐精”,顯然無絲毫宣揚恐怖氣氛的妖魔氣息,而是一位有情有義的追求自由生活的美好女子。從中,可窺見封建時代婦女對掙脫封建禮教枷鎖束縛的朦朧追求。
此書于《明志》、 《國史經籍志》均作五十一卷,入小說家類; 《千頃堂書目》記有續稿,但無卷數; 《國史志》作五十三卷。今存有明嘉靖刊本、福建建安坊刻本,清代耕煙草堂刊本、廣州翰墨園重刻本,中華書局《明清筆記叢刊》本將《七修續稿》七卷附于五十一卷后,為排印全本。
上一篇:《龍圖公案》簡介|鑒賞
下一篇:《七峰遺編》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