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聞州世說》簡介|鑒賞
志人小說集。七卷。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小說家類所據兩江總督采進本題曰“桃都漫士宮紫陽述”,并云: “檢《江南通志》,崇禎癸未有進士泰州宮偉镠,官翰林,當即其人矣。”現存《海陵叢刻·春雨草堂別集》本署“海陵宮偉镠紫陽述,男夢仁定山重訂”,則與四庫說吻合。據書中內容和書前作者自序,知此書成于康熙三年。現存唯見《海陵叢刻·春雨草堂別集》本,其中《庭聞州世說》六卷, 《續庭聞州世說》一卷,共七卷。 《四庫提要》又云: “目錄分六段,似有六卷,而刊本則不分卷帙, 未知其體例云何也。”這里提到不分卷帙的刊本,當為另一版本, 不知尚存否。書中故事多為作者幼時家中所聞,故為“庭聞”,又因以記泰州事跡為主, 因曰“州世說”。然其分卷不分類之體并非《世說新語》之體例。書前有作者自序一則,說例二則。
書中所記故事多為雜事,可取者不多。有一二公案故事稍具小說性質,如卷二“楊果”條:
李映碧三余述載興化楊侍郎果少讀書拱極臺,忽一夜聞哭聲甚楚。乃臺下一老婦與衙蠹有私,復思以子媳獻媚。托言子出賈已死者。媳不從,欲自殺。公乃詐為書,托人抵老婦所, 云:“以某日市某貨, 得銀若干。將以某月歸,先寄回銀幾兩。”乃楊所自斂者。老婦得書見銀,遂不敢強媳。比夫歸日,皆與書合,但未知所自來,乃反疑公與媳私,礪刃上臺,欲殺之。忽聞鬼語相呼曰: “天帝有命,今往東獄下公文耳。因言楊秀才當以諸生老、今夜死。日下救一節婦,特與侍郎。”夫大驚,同婦即夜叩公書室,兼謝公。公披衣啟關。忽大風雨陷榻后一墻,僅得免。其夫乃以鬼語語公。后果至侍郎。
毫無疑問,這里的鬼語和風雨陷墻一段是宣揚封建迷信的因果報應之說。但這個故事反映出兩個問題。一是志人與志怪的界限已被打破。作者以志人為主,為了更有說服力,則揉進志怪內容,以示天意。二是作者宣傳的是儒家行善積德思想與貞烈觀的統一。而這二點又集中在楊果這個封建知識分子身上。說明作者對楊果這樣認真奉行傳統觀念的知識分子引以為豪,進而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從表現手法上看,故事寫出了少年楊果的機智和敏銳,老婦的無恥之極,媳婦的堅貞不屈,兒子的莽撞,各有其性格側面。顯示了作品人物描寫的成就。
上一篇:《廣諧史》簡介|鑒賞
下一篇:《弁而釵》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