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記》簡介|鑒賞
志怪小說。《隋志》地理類著錄一卷,今本亦為一卷。書名又作《海內十洲記》、《十洲三島記》、《海內十洲三島記》、《十洲仙記》等,主要版本有《道藏》、《廣漢魏叢書》、《五朝小說》、重編《說郛》、《百子全書》、《古今說部叢書》、《說庫》等本。舊題東方朔撰,不可信。它既同《神異經》一起駕名東方朔,并記漢武帝傳說,且文字縟麗,充滿神仙道教內容,乃為方士所為。宋人王洙云: “道書中有《十洲記》,皆言神仙境土。”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卷八《玉臺觀》注)
《十洲記》內容是漢武帝既聞王母說八方巨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遂向東方朔詢問十洲情況,東方朔為之詳道十洲及滄海島、方丈洲、蓬萊山、昆侖山之大丘靈阜、真仙神官、仙草靈藥、甘液玉英、奇禽異獸,全系神仙道教之說。諸如太玄都、紫府宮、太帝宮、金墉城、鬼谷先生、太上真人、天帝君、西王母、三天君、太真東王父、上元夫人、金芝玉草、扶桑、返魂樹、風生獸、火光獸、火浣布、切玉刀、夜光杯、續弦膠、反生香等仙物仙人比比皆是。 《祖洲》一則云: “祖洲,近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萬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服之令人長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如烏狀,銜此草覆死人面,當時起坐而自活也。有司聞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問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 ‘此草是東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瓊田中,或名為養神芝。其葉似菰,苗叢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 ‘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發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攝樓船等,入海尋祖洲。 遂不返。福道士也,字君房, 后亦得道也。”張皇神仙,恍惚迷離。又如《滄海島》一則云: “滄海島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萬里。海四面繞島,各廣五千里,水皆蒼色,仙人謂之滄海也。島上俱是大山,積石至多,……百余種,皆生于島石,服之神仙長生。島中有紫石宮室,九老仙都所治,仙官數萬人居焉。”仙官、仙宮、仙石,極盡鋪張錯彩。
東方朔《與友人書》云:“游十洲三島,相期拾瑤草。”(《東坡先生詩集注》卷一九《次韻僧潛見贈》注引)說明西漢已將十洲三島并稱。《十洲記》作者搜集西漢以來關于十洲三島及昆侖的種種傳聞,敷衍成一個自成系統的神仙世界,并附會出東方朔游十洲三島之說。作者想通過這些“自神其術”的夸大之語,進行神仙道教宣傳。由于作者一味稱道仙家,雖窮妍極態,文辭縟麗,但內容卻不如《神異》、 《洞冥》新鮮,亦缺乏情致。
上一篇:《北史演義》簡介|鑒賞
下一篇:《賣油郎獨占花魁》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