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郎瑪
藏族傳統(tǒng)樂舞。“郎瑪”為藏語的譯音,其意為達賴喇嘛所居住的宮殿,因此“郎瑪”實際就是達賴喇嘛的宮廷藝術,類似中原之宮廷“宴樂”。相傳十17世紀達賴五世時,地方官員為向達賴致敬而編排的一套樂舞,頗得達賴五世喜愛,遂納入宮廷歌舞,每逢藏歷節(jié)日組織公演。《桑威即達》(意為“秘密之書”)亦載達賴六世曾在布達拉宮后的龍王塘組織歌舞隊表演“郎瑪”。《郎瑪》歌舞在九世至十二世達賴時期,由于戰(zhàn)爭頻繁,災荒相繼,曾有過蕭條時期。十二世達賴末期和十三世達賴初期,又在拉薩盛行,并日益廣泛地流傳到民間。《郎瑪》曲調莊嚴流暢,結構工整,多為“引子”、“歌曲”、“舞曲”三大部分,舞者身著艷麗的服裝,舞蹈動作舒展飄逸,奔放熱烈,末段有“堆諧”(踢踏舞)動作,主要的伴奏樂器有揚琴、笛子、二胡、京胡等,后在樂隊中又增添了串鈴,使這個歌舞更臻完美,更向廣泛的社會流布。
上一篇:書法楹聯(lián)·述書賦
下一篇:書法楹聯(lián)·鄭燮行書橫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