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壺清話》簡介|鑒賞
宋代文言軼事小說。北宋僧人文瑩撰。又名《玉壺野史》。據清人吳翌鳳考證,此書明朝止傳五卷,后吳人吳岫訪得后五卷,四明范欽又從岫借鈔,始得完書,但“脫句誤字,幾于十之五六”。經他借朱文游藏本“涂改校補一千六百余字,雖未詳盡,亦頗精允”。現通行的《筆記小說大觀》本所據為鮑廷博的刻本。“玉壺”,據作者說,乃是他所隱居之地一潭名。
本書共十卷,前八卷記載宋初至熙寧間北宋君臣的軼聞舊事,后二卷分別為南唐先主李昪傳和江南遺事。除《李先主傳》專記一人之外,其余各卷,均為多種佚事的羅列,各條之間無內在聯系,似信筆所書,隨手結集而成。作者自序說他家藏書甚多,有文集二百余家,數千卷, “其間神道碑、墓志、行狀、實錄及奏議、碑表、野編小說之類,傾十紀之文字,聚眾學之醇郁,君臣行事之跡,禮樂憲章之範,鴻勛盛美,列圣大業,關累世之隆替,截四海之見聞。惜其散在眾帙,不能盡見, 因取其未聞而有勸者聚為一家之書。”及纂《江南逸事》并為李先主昪特立傳, 釐為十卷。”這段話概括了全書的內容和宗旨。內中不少頌諛皇帝及權貴的內容,也有不少有用的史料,如范質、王禹偁、徐鉉、寇準、趙普等名臣、名詩人的遺事、音樂家竇儼、工程圖畫家郭忠恕、宋
太宗不滿《太平御覽》、 “馮三絕”的故事等等,足資研究者參考。
本書雖多為片斷談屑,但有些描寫也頗為形象。如卷四寫張乖崖“性剛多躁”,舉有一例:“蜀中盛暑,食餛飩,項巾之帶,屢垂于盌。手約之,頗煩急。取巾投器中曰: ‘但請吃!’因舍匕而起。”頗為傳神,不失為好的細節描寫。又如卷四記孫何因近視眼招致悲劇,卷八記文盲黨進面君辭別的戲劇性場面,卷一李昉、徐鉉等硬闖秘閣、強翻藏書的故事,均生動可人,寫出人物性格。
上一篇:《豬仔還國記》簡介|鑒賞
下一篇:《王嬌鸞百年長恨》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