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通俗演義》簡介|鑒賞
明代通俗長篇歷史小說。全稱《重刻西漢通俗演義》,八卷一百零一則(通行本一百回),署“鐘山居士建業(yè)甄偉演義”,“繡谷后學敬弦周世用訂訛”,“金陵書林敬素周希旦校鋟”,卷首有萬歷壬子甄偉自序。故事始于秦公子異人被俘入趙作人質(zhì),呂不韋見其容儀豐雅,認為奇貨可居,欲救其返國,圖后富貴,終于呂后謀誅功臣,漢惠帝守成享太平,對惠帝后至王莽篡位之各朝史事只字未提,故循名責實,當稱為“楚漢春秋”,正如序言所稱“使劉項之強弱,楚漢之興亡,一展卷而悉在目中”而已。本書故事,大抵取材于史書,使之文字略為通俗。其“詔表辭賦,模仿漢作,詩文論斷,隨題取義”,作者稍作了若干加工。 總的來說,行文比較干枯,不甚善于描寫。此書后有《劍嘯閣批評東西漢通俗演義》本,乃與謝詔《東漢通俗演義》合刻而成。西漢曰:《西漢演義評》,亦曰:《新刻劍嘯閣批評西漢演義傳》;東漢曰:《東漢演義評》,亦曰:《新刻劍嘯閣批評東漢演義傳》。首有偽托袁宏道的《東西漢通俗演義序》。此書刊刻時代不明,大抵印于明季。后來的《東西漢演義》的通行本,大抵從此劍嘯閣評本出。
上一篇:《補侍兒小名錄》簡介|鑒賞
下一篇:《西湖三塔記》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