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生》簡介|鑒賞
短篇小說。笑著。載《新新小說》第九期,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五月出版。
小說敘某邑大族吳姓,家道中落,族中父老多懦弱無能,子弟又仍安于嬉樂。有段君想重振該族,謀諸父老子弟,皆不愿聞。段君以為是缺乏教育的緣故,于是請來盧生,主教此族,大家都以為得人。不料這個盧生,次日起便每天開單子要置辦書房、購買工具、聘請助教并各種生活設施,并且不可減縮開支。吳姓“罄其蓄勿恤”。一年后,該族流浪在外的人回來,發現盧生已經操縱了此族的一切大權,反客為主了。
小說雖然自身情節完整,具有相當獨立性,但它的真正含蘊,卻仍指向當時的社會。吳姓大族意指著衰落的中國,民生孱弱,且不思自強。盧生是西方列強的換喻,表面上是來“執教”,實際卻侵奪了我國的主權。如果更精確些說,這“盧生”尤指那些西方來的傳教士。
除了對近代中國“盧生”現象的憤怒揭露外,我們還可以想見作者在文字底下隱含著的憂慮。這一類短篇小說在近代報刊中數量很不少,有些作者還再三地以此為主題進行創作,“一篇之中,三致意矣”,他們的目的, 自然在于喚醒國人,奮起自強。這也是一種“憂患文學”,是整個近代中國反省自強的交響樂中一個跳動不息的音符,它的價值,不能僅僅在文學領域內談論,而要歸結到整個文化史的意義上面去?!氨厝绱?,方許具一只眼”。
上一篇:《盧梭魂》簡介|鑒賞
下一篇:《衛朝奉狠心盤貴產,陳秀才巧計賺原房》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