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吹笳清嘯
【出典】 《晉書》卷六二《劉琨傳》:“(劉琨)在晉陽,嘗為胡騎所圍數(shù)重,城中窘迫無計(jì),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凄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fù)吹之,賊并棄圍而走?!?/p>
【釋義】 西晉時(shí)人劉琨任大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時(shí),曾被胡兵圍困于晉陽城中,他登樓清嘯、夜吹胡笳以動(dòng)搖敵兵軍心,使之棄圍而去,取得守城的勝利。后常用此典詠良將臨危不懼,智退敵軍。
【例句】 鎮(zhèn)日春愁縈懷抱,誰能擊筑長歌,吹笳清嘯。(吳泳《魚游春水·神泉春日賦》2509)這里用劉琨事,對國家需要智勇雙全的御敵將領(lǐng)表示關(guān)切。
上一篇:典故《吹笛魚龍出》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吹簫侶》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