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簡介|介紹|概況
節選自《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原回目“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清曹雪芹作。題目是編者所加。清潘炤《鸞坡居士紅樓夢詞·葬花》:“一弄花飛春不成,傷心偏爾有顰卿。東流西泛都非計,淺掃深埋自有情。試卜香泥最香處,愿攜間鍤此間行。憂開惜落癡如許,卻使鯫生淚亦傾?!鼻迳蛑t《紅樓夢賦·葬花賦》:“春雨春風,夢醒樓中,憑闌小立,滿地殘紅。莫不芳心若醉,癡想俱空,依徊亭榭,惆悵簾櫳。顰卿乃翻花譜,曳花裙,隨花擔,荷花鋤。薔薇露下,楊柳風初,愁誰似我,恨卻關渠。柔情脈脈,孤影蘧蘧,紅雨春歸之后,綠陰午倦之余。與其影落芳塵,聲隨流水,幻類萍蹤,香粘屐齒,高飛滴翠亭邊,低逐怡紅院里,何如貯以金囊,筑為玉壘,黃土云封,白楊煙起。美人句妙,都諳鸚鵡之啼:公子情癡,定撰芙蓉之誄。艷骨長埋,愁腸空繞。墓拜王嬙,墳鄰蘇小。鴛鴦冢成,酴醿事了。眼迷階畔之苔,聲斷枝頭之鳥。倩徐生而寫影,紅瘦綠肥;仿屈子以招魂,月殘風曉。徒令梅兄失侶,菊婢垂頭,蝶媒抱恨,蜂使含愁,荒涼三徑,冷落一抔。草雖生而不宿,葉先病而如秋。落日杜鵑,長啼血淚;空梁燕子,徒吊畫樓。吁嗟乎!柳絮填詞之日,海棠結社之年,生涯詩酒,風致神仙。而乃灑相思之淚,完太虛之緣。波皆有恨,月不常圓,芳情繚繞,苦味纏綿?;ㄈ菖杏辏ü锹駸?,茜窗露冷,湘館云眠。人生到此,能不凄然!詩曰:剩粉零香亦可憐,焚巾難補有情天。不知三尺孤墳影,葬得姑蘇何處邊?”清王芝芩《題紅詞·金縷曲·埋香冢黛玉泣殘紅》:“一掬傷春淚,又匆匆,清明谷雨,等閑過矣。二十四風遞遍,枝上空余濕翠,只剩有埋愁之地,漫說紅顏多命薄,但名花也便難如意。三尺土,眾芳寄。天涯大半同憔悴,只堪憐,飄零似我,更誰知己?我欲問花花不語,偏是啼鵑解事,卻譜出聲聲清徵。七字吟成千古恨,又吳儂幾為多情死。腸斷處,綠陰里?!鼻鍩o名氏《大觀園影事十二詠·黛玉葬花》:“遠離丘墓附姻親,蓬梗飄零惜此身。沉復經過寒食節,更教愁殺斷腸人。有緣玉骨歸香土,無主芳心泣暮春。底事紅顏同薄命?問花花亦悄含顰?!鼻寤僳耪f:“開生面,立新場,是書不止《紅樓夢》一回,惟是回更生更新。且讀去非阿顰無是佳吟,非石兄斷無是章法行文,愧殺古今小說家也?!?庚辰本眉批)清脂硯齋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寶玉,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孢?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故停筆以待。”(甲戌本側批)清王希廉《紅樓夢回評》:“黛玉哭花冢末句云‘花落人亡兩不知’,直射將來死時光景。埋花與寶玉同埋,哭冢亦只寶玉聽聞,兩相照應,文情兼美。黛玉哭花詞極嘆紅顏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與《紅樓夢曲》遙相關照。寶玉聞哭慟倒,亦是預伏后來得知黛玉兇信時情狀。第二十七回寫小紅與賈蕓情事是賓,寫寶玉、黛玉兩人心事是主?!苯袢藙⒋蠼苷f:“林黛玉這一悲劇典型,是中國古典文學里出現的具有民主思想傾向的婦女典型。……一個家業衰敗、父母雙亡的少女,投身到這樣一個勢利熏天、人欲橫流的家族里,在丑惡的現實中,在黑暗的道路中,自己還滿懷熱情地想奪取自己心愛的精神上的寶石,一開始就走上了無可挽回的悲劇的命運。在秋窗風雨的夜晚,在花謝花飛的春天,她感到她的人生,正如落葉殘花一般的傷感。而這種傷感,不能看作是沒落者的哀愁,而只是新階級萌芽的嫩弱的表現。在《葬花詩》和《風雨詞》里,反映出一個新生的純潔的靈魂,在狂風暴雨落花狼藉的環境中,掙扎、顫栗,擁抱著自己到死也不肯丟棄的希望,輕輕地哭泣。對于黛玉說來,是生活的真實,也是藝術的真實。”(《劉大杰古典文學論文選》,208頁)今人周中明說:“葬花詞則形象生動、凄楚感人地表現了林黛玉這個美女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性格。它傾吐了林黛玉對黑暗現實的憤懣不滿,又寄托了她對美好理想的熱烈追求,更反映了她堅決不向封建勢力屈服、誓死不愿同流合污的崇高品格?!髡哂没▉肀葦M林黛玉的性格,不僅是對一種美好思想的寄托,更重要的是用花的美好來反襯那個社會現實的丑惡,用葬花而控訴那個黑暗的社會對她那美好理想的無情摧殘。以花自喻,在林黛玉的葬花詞中并不是一般的比興,而是她的個性特征的生動寫照?!?《〈紅樓夢〉的語言藝術》)今人薛瑞生《紅樓采珠》說:“從《葬花吟》中,可以領略到社會的威壓,傾聽到婦女的呻吟,感受到時代靈魂的震顫。海涅曾說歌德的一首抒情詩寫出了整個意大利《按,指《迷娘歌》),我們不是也可以說,曹雪芹一首《葬花吟》,寫出了中國封建社會整個一個時代和林黛玉整個其人么?”葬花一節顯示了黛玉的獨特情懷和執著的人生信念。她深感明媚鮮妍綻于枝頭的鮮花,轉眼之間將離枝脫葉,一身飄零,宛轉隨風,難尋難覓,花之薄命與閨中女兒何其相似,她無力挽救風飄萬點、落紅成陣的局勢,只有將自己的一腔深情寄寓于“葬花”之舉,而又將自己的一生感受托于《葬花詞》中?!对峄ㄔ~》表達了黛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對長期迫害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和自己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堅強性格。它并非一味哀傷凄惻,而具有一種抑塞不平之氣。作者以花擬人,以人喻花,化無情為有情,賦予自然界之花以鮮明的林黛玉性格和豐富的社會內容,所以,讀來感人肺腑,令人蕩氣回腸。故前人評道:“荷鋤葬花,開千古未有之奇,固屬雅人深致,亦深情者有托而然也?!?清二知道人《紅樓夢說夢》)
上一篇:《黃英》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齊晉鞌之戰》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