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黨懷英
鷓鴣天·云步凌波小鳳鉤
云步凌波小鳳鉤,年年星漢踏清秋。只緣巧極稀相見,底用人間乞巧樓?天外事,兩悠悠,不應也做可憐愁。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廣為人知。自漢魏以來,以七夕為題材的詩歌比比皆是。大都同情牛郎、織女的不幸遭遇,構思上陳陳相因。唯少數篇章,如秦觀的《鵲橋仙》,能獨出心裁,清新可喜。這首詞就是此類佳作中的一首。它以牛郎、織女的題材入手,抒寫自己開朗、曠達的情懷。
詞中只出現織女的形象。首句借用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語,突出織女的美貌出眾。“小鳳鉤”,喻其金蓮纖足。這里沒有全貌描寫,只寫其纖足踏云,如羅襪凌波,盈盈而來。由此聯想起曹植筆下豐神絕世的洛神,于是,一位綽約多姿、體態輕盈的佳人便呼之欲出。次句交待了織女的去處。原來,在清秋沉靜的環境中,她要趕赴一年一度的七夕相會。相見的欣喜掩飾不了久別的幽怨。年年如此,風塵仆仆,離多會少,究竟是為了什么?末二句用反詰作了回答。民間傳說天上美麗的云彩都是織女辛勞紡織而成。她嫁給牛郎后,廢織絍,天帝因此發怒,責令她歸河東,一年相會一次。那么,“巧極”就是“稀相見”的悲劇根源。民間有七月七日乞巧的習俗。既然“巧極”并不能帶來幸福,那么人間的婦女何必還要向織女乞巧呢?情不自禁的反問中,包含著對織女深深的同情。
上片結句思路從天上跨到人間,換頭對此做一小結。“悠悠”,猶言遙遠。天上人間,遙遙相隔,情事不通。人間不必乞取天孫之巧,天上也未必象人間一樣,男女相會,作出纏綿可憐的愁態。深究一層,牛女故事都是人間傳說,是人們的自由聯想和感情寄托。有這樣通脫的觀點,詞人的評價自然能跳出前人窠臼,新穎別致。末二句繼續發揮:既然天上雙星與我們相隔甚遠,事跡模糊難辨,我們又何必為此愁苦悲傷呢?不如卷簾賞月,享盡新涼,美美睡上一覺。直抒胸臆,充分表現了詞人的超逸與脫俗。“開簾放入窺窗月”,極其豪邁自負。仿佛具有驅使景物的權力。清人況周頤特別推崇末二句,稱其“瀟灑疏俊極點”(《蕙風詞話》)。詞人的精神世界,在此袒露無遺。
這首詞選擇全新的角度評價牛郎、織女的情事,構思新穎,立意超卓。心胸開闊,氣度非凡,可與東坡曠達之作比美。
上一篇:(金)元好問《鷓鴣天·只近浮名不近情》原文賞析
下一篇:(金)劉仲尹《鷓鴣天·樓宇沉沉翠幾重》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