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淑真
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
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愁悶一番新,雙蛾只舊顰。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由于父母包辦,朱淑真丟下了自己的情人嫁給一個俗吏,這是封建社會里常見的悲劇。她后來又憤然離開夫家,回娘家長期獨居,這使她的悲劇染上了幾分“壯烈”的色彩。但她的“奇”處不在這里。她的令人炫目的生命之光閃爍在那首“夏日游湖”的《清平樂》里。“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她敢于如此描述自己與情人的幽會,簡直膽大極了!在漫漫封建長夜中,有哪一個女子敢在潔白的詩箋上寫下這等驚世駭俗的詞句?這恐怕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最”吧!《儒林外史》寫杜少卿“傷風敗俗”地挽著妻子暢游清涼山,已經叫當今的許多研究者嘆為觀止;然而,比比遠在兩宋之交的這位女詞人,杜少卿此舉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欣賞朱淑真的詞應當首先記住:這是一位敢愛、敢恨、敢于蔑視封建禮教、敢于沖破世俗藩籬的奇女子的作品。
本詞上片,點明“秋思”,點明“寂寞”,平平介入,到“愁悶一番新,雙蛾只舊顰”始出一點新意:盡管新愁釀就,我自雙眉緊鎖,——冷靜中透露出倔傲的神色。下片寫不眠之夜的內心波動。流螢數點,忽明忽滅,最容易引發無盡的愁思,《長恨歌》不是有“夕殿螢飛思悄然”么?然而,作為朱淑真,她是不會在悄然凝思中沉寂下去的。她要迸發,也長于以獨到的思維方式進行感情的醞釀與進發。“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語氣平緩,卻包蘊著深而廣的憂憤。誰不盼花好月圓?誰不想與遠出的戀人“千里共嬋娟”?但是,對于朱淑真來說,這一切都是不可指望的了。所以,在她看來月亮還是不圓為好,否則就要憑添更多的憂傷。這是一種孤寂無望的痛苦,一種悲絕生辛的憤激,一種無可奈何的祈求,一種忍淚吞聲的自慰……那個時代就是這樣無情地折磨著一個純潔的靈魂,使它扭曲,使它破碎,使它永遠陷落在無邊的黑暗之中!
全詞創造了一種情緒化的氛圍,筆法含而不露,婉曲多姿?;町嫵鲆粋€為情所困而憂煩百端的少婦的心緒。
上一篇:(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陳克《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