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建
《調笑令·團扇》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
王建的詩以擅寫宮詞著名,這首詞亦寫宮女的寂寞凄涼生活。黃升云:“王仲初以宮詞百首著名,《三臺令》、《轉應曲》,其馀技也。”《轉應曲》即指此詞,但謂此詞是“宮詞”之“馀技”,恐不公允。實際上此詞比百首宮詞寫得更為含蓄有味。
詞的開頭以詠扇起興:“團扇,團扇,美人來遮面。”團扇是宮女手中之物,宮女手持團扇,本是一種裝飾,用以襯托優美閑雅的姿態。這里的“美人”有兩層含義,一指通常泛稱的美女,另一指唐代宮廷中第四等級的嬪妃。按唐代制度,宮廷內官有妃三人,儀六人,美人四人,才人七人。美人的地位在后、妃、六儀之下,才人之上,比一般宮女的地位當然要高得多。她之所以能有這種地位,說明她有出眾的才能和美貌,曾經得到君王的寵愛,從這點來說,她比一般宮女的命運要幸運得多。可是,如今她病了,病容滿面,紅顏頓減。她自慚色衰形穢,羞于見人,所以用團扇遮面。
在封建社會里,歷代帝王對妃嬪的愛寵都是以美色為前提的。這里的“團扇”很容易使人聯想起漢代的班婕妤在失寵后所作的《怨詩》:“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成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飚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班婕好以團扇秋涼被棄比喻自己被君王棄絕,此詞以團扇遮面說明因病色衰,也已暗示了這位美人將被君王棄捐的悲慘命運。
中間二句:“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玉顏“與上句“美人”呼應,說明她本來長得很美;“憔悴”與上句“病來”呼應,由于生病,才使她的“玉顏”變得“憔悴”;而且這一病就是“三年”,“玉顏”愈來愈“憔悴”也就可想而知。而這“憔悴”也就使她失去了受寵的前提。“誰復商量管弦”的“復”字,表明三年前美人未病時,是經常有人與她“商量管弦”即吹簫彈琴一類事情的。而患病三年來卻再也沒有人來與她談論歌舞之事了,可見人情之淡薄。“誰”就是“無人”的“反詰語”,“誰復商量管弦”一句,包含著多少幽怨、痛苦與辛酸!說明這“三年”來她失寵了,這“三年”來的生活是何等的寂寞凄涼,她是獨自在病魔纏繞下苦苦掙扎著渡過的。這兩句深刻地揭示了美人的不幸遭遇,展示了她的內心活動。
“弦管,弦管”,是上句末字“管弦”的倒文重疊,本是按詞調格律規定在形式上的要求,不必有實際意義,但這里卻加強了詞的意境,深刻地表達了美人內心的痛恨之情。末句“春草昭陽路斷”,昭陽原是漢朝宮殿名,為漢成帝寵妃趙昭儀所居,這里用以指美人的居處。因為美人失寵,皇帝長期不來,昭陽殿前的路上長滿了春草,再也沒有路了。這不僅寫出了居處的荒涼景象,而且點明了君恩斷絕的主題,展示了美人有病無人理、有苦無處訴的極端痛恨的心態。
全詞沒有出現怨恨的字眼,但讀者從“誰復商量管弦”、“春草昭陽路斷”等句的字里行間,可以體味到美人怨恨之深,這正是此詞含蓄蘊藉的佳處。
上一篇:(元)劉因《人月圓·自從謝病修》原文賞析
下一篇:(唐)韋應物《調笑令(二首)》原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