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尚仲敏·渴望生活》新詩鑒賞
也許。人應該和人在一起
很多年了
我住在一座山上
我的周圍
除了樹還是樹
我出沒于叢林之間
種下麥子和花
我側耳傾聽
它們生長的聲音
若是冬天來了
我就給我的屋頂
多加一些草
我每天都過著
相同的日子
我早出晚歸
站在山上
就像一根草
我不說話
我忘記人的語言
已有多年
風敲過我的門
我還沒有動身
它自己就進來了
這足以使我感動
我不由得想起
遠方城里的人們
趁天色大亮
我收拾行裝
準備下山
我會隨便選一個地方
作為我的永久地址
對我遇到的第一個人
我用力握他的手
我會變得如此隨和
我把僅有的一升米
借給鄰居
看他們全家吃飽了肚子
我心頭一陣高興
我尋找恨過我的所有的人
告訴他們
以前的一切算不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
人應該和人在一起
這首詩在平淡的表面性里,凝注了詩人對人、對人生的理解。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和懷疑的時代,現代人每個個體的孤獨形成了集體孤獨。我們可以遁入內心,可以反復修煉自身以適應這種孤獨,但這肯定是下策。許多脆弱的人就帶著這種孤獨度過了漫長的一生,直到死。死并不說明我們擺脫了孤獨,相反,是孤獨戰勝了我們。所以,優秀的現代人必定是經過深重的孤獨后,悟到了人生的真義,再度走向他人;在承認孤獨感的前提下,如何從個體生命開始改變它,這是此詩命意之所在。
這首詩暗示了現代人的情感歷程。很多年了,“我”住在遠離塵囂的深山里,過著淡泊、寧靜的生活。“我”自食其力,毋須旁人的幫助,就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而且還有閑情逸致去親近自然體驗自然。但是,這種貌似平衡的生活方式和心境,內中潛藏著某種悲哀。人是需要交流來謀求理解的動物,“我忘記人的語言/已有多年”,這是多么沉痛的“漫不經心”的語言啊!漸漸地,“我每天都過著/相同的日子”本身就對“我”構成壓迫。以致當一陣風吹進門來,“我”的心都會受到感動。詩人意識到了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異化,他再也忍不住這噬心的寧靜清淡。他要趁時光未晚“天色大亮”下山,遇到第一個人“用力握他的手”;他要盡力幫助別人,“把僅有的一升米/借給鄰居”,他想找到那些恨他的人盡釋前嫌……因為,在這浩瀚的塵世間,一切都算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人應該和人在一起”。從第一行的“也許,人應該和人在一起”,到最后兩行的“最重要的是/人應該和人在一起”,詩人對人生的態度,就由疑惑轉為肯定。這種肯定,不是建立在一般的道德基礎上的,而是現代人經過各種升沉迂回的悲慨際遇后,在更高意義上對人生的理解。詩人將此詩取名為《渴望生活》,意正在強調這是所有人的渴望。真正的 “人的生活”,不是正在經歷的,而是需要每個人去創造的啊!
這首詩言淺意深,貌似雍容典雅,骨子里卻脹滿沖突。“山上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征,并非實指,這是我們讀此詩時應注意的。
上一篇:《新生代詩群·柯平·深入秋天》新詩鑒賞
下一篇:《現代派詩群·路易士·火災的城》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