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大仙·聽蟬》新詩鑒賞
下午的寂靜從林子的空地上蔓延起來了
這下午的風(fēng)在我的掌中一動不動
我默默地和石頭坐在一起
四周全是我不同姿勢的影子
這蟬聲就在這時候響起了
這蟬聲從半空里輕輕落下
輕輕拂響我的影子
我那攥著風(fēng)的手也張開了
要把這聲音合進手掌
這蟬聲在我的手心里
通過全身
和我的呼吸在同一個時間
回到樹上
這蟬聲濃濃地遮住了我
一遍一遍褪去我身上的顏色
最終透明地映出我來
哦,我已是一個空蟬殼
我會如此靜坐一個夏天
如此不見一切
大仙的《聽蟬》頗有禪氣,詩人在靜寂的凝神觀照中,與自然發(fā)生了心靈往復(fù),終至物我歸一,人“蟬”兩忘。在這種空澄恬適的氛圍里,詩人摒卻了塵俗間的煩惱,達到蕩滌肺腑的自我解脫。這正是一脈東方風(fēng)的吹拂使然。整首詩的格調(diào)是清淡岑寂的,但清淡中有真義,岑寂中亦不乏生氣?!白匀患次倚?,我心即自然”,人與自然混沌一體,那寧靜沖淡中生命在開放。
“下午的寂靜從林子的空地上蔓延起來了/這下午的風(fēng)在我的掌中一動不動/我默默地和石頭坐在一起/四周全是我不同姿勢的影子”。這開始的一節(jié)就表現(xiàn)出詩人在直覺觀照中與自然消失了界限,成為朦朧的一片,自然之中已深深地包含了我,我成為承受風(fēng)的一株植物,成為和石頭一樣的萬象之一。這里,自然已不是心靈的寄托,它和心靈本是一體。人也不是自然的陪襯,而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這蟬聲就在這時候響起了/這蟬聲從半空里輕輕落下/輕輕拂響我的影子/我那攥著風(fēng)的手也張開了/要把這聲音合進手掌”。只有“默默地和石頭坐在一起”的人,才會感到蟬聲是“輕輕落下”的。這是一種身心俱忘的境界,在這境界里,無形的被看出形來,聲音被合進手掌,納入肺腑。“這蟬聲在我的手心里/通過全身/和我的呼吸在同一個時間/回到樹上”。這時的蟬鳴已是從我胸中瀉出了,它已不是一種聽覺,而是一種生命的節(jié)奏。是人的 “本心” 發(fā)出的聲響。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風(fēng)流。“這蟬聲濃濃地遮住了我/一遍一遍褪去我身上的顏色/最終透明地映出我來/哦,我已是一個空蟬殼”。這里是說人與自然的忻合無間中,人怡然自樂并領(lǐng)悟到深邃幽微的哲理輝光,“此心安處即吾鄉(xiāng)”——精神的家園就在這物我合一的喜悅之中啊! 詩人頓悟到這一點,樂不思返,他要 “如此靜坐一個夏天/如此不見一切”。
這首詩結(jié)構(gòu)嚴謹而富于彈性,語言亦不乏傳統(tǒng)風(fēng)神。詩人不求大開大闔,但求 “從半空里輕輕落下”,這一切都與本心清凈的詩風(fēng)達成高度的和諧,充盈著禪趣。
上一篇:《朦朧詩詩群·嚴力·吃音樂》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呂德安·啟示》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