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樓適夷》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窗外,下著雨。這樣滂沱的大雨繼續(xù)有好幾天了。壁上苔痕漫漶,把室內(nèi)的光線涂得更暗淡了。弄堂口積滿了水,我不能出去;不過,我也不想出去。這小天地足夠容納我了。況且,室內(nèi)除掉我,還有我的貓,它蹲在我面前,以爪子擦擦臉,它也給大雨阻住了,否則盡可在外邊撒野的。現(xiàn)在,只有我們兩個,我們是寂寞的。
它瞪著眼看我,我也瞪著眼看它。它的眼光是多么的慈和,親切,充溢著愛和同情,這是我在人群中從來沒有看見過的。它的眼珠似乎消溶成一泓水流,在這水波里映出我自己的影子。縱若,我不懂它的言語,它也不懂我的言語,不過,我們會通過相互的愛而彼此了解的。它走近我,以舌子舐舐我的皮鞋,咪咪的叫著。我知道它,它是愛護(hù)我的。我很奇怪,正當(dāng)人們擾擾不已的時候,料不到人與獸之間卻會消除去言語的隔閡而相互撫愛,相互了解的。這使我忘卻外面的世界,以及世界上的一切惡行。室外的一切都遙遠(yuǎn)了,模糊了。
外面的雨更大了。宛若創(chuàng)世紀(jì)里上帝膺懲世人的那股大水,我們就像坐在諾亞的小船上,離去這個沒有愛的罪惡的世界……。
為什么獨有人與人之間不能產(chǎn)生相互的愛呢?我親眼看見有個佩勛章的人,雇用了一群十多歲的少年,日夜教他們怎樣打人,怎樣殺人。我更親眼看見就是他們隊里的一個,不眨眼殺掉一個樸樸實實的鄉(xiāng)下佬。為什么要使他們受這樣的教育呢?在他們沒有知道愛之前,卻學(xué)會謀害別人了,在他們沒有產(chǎn)生同情之前,卻已會欺侮別人了。我也親眼看見人是怎樣被人毆打的,拳捶著,足蹴著,難道他們不知道被打的也是人,也是和自己一樣的人么?所有的文明和教育都是錯誤的。我們要再出發(fā),從愛的基礎(chǔ)上出發(fā)。這樣,人類的生活才會變得有意思起來……。
外面的世界是可怕的。只有這方小天地里充溢了愛與和睦。它看著我,我看著它。我們兩個往來,從沒有想到彼此謀害,妒忌,詛咒和誹謗。所有的惡行都是不存在的。縱若,我們是寂寞的,但是我們有愛,有可以向外面人類驕矜的愛來彌補(bǔ)這樣的缺陷的。我真希望:我們的屋子就是諾亞的小船,我們就是諾亞藏著的兩種生物。小船載著我們避去上帝予以人類的災(zāi)厄慢慢遠(yuǎn)去,往虹之國,云鄉(xiāng),雨榭……。
雨太大了,承里的水聲嘩啦嘩啦的。我們更挨近在一起。它跳到我膝頭上,在懷里躺下來。我撫著它,它舌子舐舐我的手背。我們之間有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暖,這溫暖使我們能忍受一切,那無止的寂寞,那窒人的潮氣,那難以排遣的悒郁……。讓我們這條小船航得遠(yuǎn)遠(yuǎn)的,讓更大的雨水來洗滌這個腌臜的世界吧。
《雨》所寫是某一雨天里的生活和思緒。持續(xù)幾天的滂沱大雨使“我”和貓都不能出去。貓“以爪子擦擦臉”,“瞪著眼看我”,百無聊賴?yán)锼钕M囊欢ㄊ怯晖#?ldquo;在外邊撒野”。
但是,“外邊的雨更大了”,所以“我”和貓就這樣在雨聲里,在感覺中彌漫室外的大水里,相互成為對方的伙伴,寂寞里也就有了溫暖。
“我們是寂寞的”。“寂寞”一詞在文中出現(xiàn)三次,貓的寂寞是因為它不能找它的同伴,它只有陪伴著它寂寞的主人。人的寂寞是因為他甘愿寂寞,因為他的同類讓他感覺到的不僅僅是隔膜,而且是深深的失望和恥辱。親眼看見有個佩勛章的人教一群十多歲的少年怎樣打人和殺人;親眼看見他們中的一個不眨眼地殺掉一個樸實的鄉(xiāng)下人。人對于人的殘殺實在是令同樣作為人類的“我”感覺震驚和恥辱。外面的世界如此陰晦和污濁,外面的人類以殘暴和惡行炫耀自己的身份。太大的雨里是罪惡衍生的場所,當(dāng)罪惡如大水彌漫的時候,人類又可以逃向哪里?
“不過,我也不想出去”。這表明了作者對于“外面”的世界和人類的厭棄。這不是他希望看見并生活于其中的世界,這甚至已不是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世界。但是,人又如何可能逃離這樣的世界?只有躲進(jìn)小屋成一統(tǒng)了,與一只貓在一起。貓并不懂主人的心思,不懂得主人的寂寞,但是“它是愛護(hù)我的”,它瞪著“我”看的時候,眼光里有愛和同情。“我們兩個往來,從沒有想到彼此謀害,嫉妒,詛咒和誹謗,所有的惡行都是不存在的。”寂寞的人從他的愛貓那里得到了從人類那里得不到的愛和溫暖,暫時忘卻了“外面”雨中的一切喧嘩。這真是人類的悲哀:“當(dāng)人們擾擾不已的時候,料不到人與獸之間卻會消除去言語的隔閡而相互撫愛,相互了解。”在外面大雨滂沱得“可怕”的時候,“只有這方小天地里充溢了愛與和睦。”
經(jīng)歷著黑暗時代和血雨腥風(fēng)的一代知識分子,內(nèi)心的苦悶和抑郁無以言說。良知和正直令他對一切的惡行都不能容忍,善良和軟弱又令他對此束手無策,在目睹世界和人類的罪惡的同時他所有的只是失望和無奈。誰可以拯救世界和人類于罪惡之中?對此,作者并沒有明確的回答,或許他也未必知曉,因為不知,所以抑郁更重,焦慮更深。解脫之道看起來真是虛無縹緲,作者將大雨比作創(chuàng)世紀(jì)里上帝膺懲世人的大水,將自己的小屋設(shè)想為諾亞的方舟,避去人類的災(zāi)厄,去往“虹之國,云鄉(xiāng),水榭……”出世之想來源于對世事的厭棄,但這方舟里倒的確有作者以為可以醫(yī)治人類惡疾的藥方,那就是“愛”和“同情”。作者以為,駛往烏有之鄉(xiāng)的方舟,其目的在于“再出發(fā),從愛的基礎(chǔ)上出發(fā)。這樣,人類的生活才會變得有意思起來”。至于現(xiàn)在的這個世界,就讓更大的雨來洗滌它的骯臟吧。文章的結(jié)尾或許會讓我們想起聞一多的《死水》:“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
這篇散文以散漫的思緒結(jié)構(gòu),但散漫中亦有線索可尋。“雨”作為貫徹全篇的意象提示著陰郁和濕冷,與作者郁悶的心情對應(yīng),同時又對照襯托出小屋里的溫情。“雨”作為寫實性的背景其實又包含了象征的意味,它或許象征了風(fēng)雨如晦的特殊時代,也象征了罪惡的彌漫。由大“雨”才會想到創(chuàng)世紀(jì)里的大水,才會生發(fā)出“方舟”的設(shè)想,所以,“雨”在文章里還起到結(jié)構(gòu)連綴的作用。
上一篇:《我的母親·老舍》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雨街小景·柯靈》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