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禮贊——贈組緗女孩小鳩子·李長之》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我從孩子們那里得的是太多了,可是我常對孩子不起。在孩子們的群里,我得著解放,我忘懷一切,可是我常不知不覺,露出多于他們的心眼兒,在玩上勝了他們,事后想想,這勝利都是可恥的,而且感到悲哀。
前幾天吧,有幾個孩子,是不相識的,登門來要畫片。畫片是我所愛的,來的是同好,我當(dāng)然歡迎。可是界限也是有的,便是以我不太歡喜的畫片為限,太大的犧牲,我是舍不得。我先把極其喜歡的畫片藏著,誰知孩子們是不客氣的,抽屜里的都翻出來了,我要禁止,不過因?yàn)槲蚁騺硎遣粫[尊嚴(yán)的面孔的,尤其對于我愿意親近的孩子們,我也只能束手了。這是每每使我想到我那曾經(jīng)在小學(xué)校教過一小時的書的經(jīng)驗(yàn),我看著那些像海里的珍珠樣的一群眼,他們起始就嬉笑地望著我,我不能裝模作樣,我擺不出教師的架子,我就先笑了,他們也笑起來,于是我和他們哄然地下了堂。我說我不能教你們了,你們太頑皮了,可是他們一點(diǎn)也不是和我過不去,倒是太好感了,許多孩子來拉我的手,我俯著身子應(yīng)接不暇,他們還有跳在我肩頭的,抱著我的脖頸的,前邊是些孩子擋著去路,后邊是些孩子擁著,我于是陷在沉思里了。我覺得孩子是對的,我也沒有錯,可痛恨的卻是現(xiàn)在的教育制度,因?yàn)樵诔了迹以趦A向他們,我便一句責(zé)難他們的話也沒有了。就是在這種場合,我有所屈服,我更不能尊嚴(yán)。這回也是的,孩子們嬉笑著,把我的畫片都把在手里了,這時我就對不起孩子了,我說畫片上有故事,得我講才行,先把畫片哄到手,把自己心愛的就隔過去,倘如被他們的小手指畫著,意在暴露我的破綻時,我就說一個“那張不好”以了之。不多時候,我卻發(fā)覺我的失敗了,因?yàn)樗麄儾⒉桓械侥琼樋谙沽锏墓适碌呐d趣,他們對于畫的好壞之感,也沒聽了我的指揮。我以為狗貓是他們喜歡的,在我又是想扔了的,我便大夸其好,以便他們要,好送給他們。可是他們很冷淡。也仿佛是多半引起了另外的野心,倒把目前的放過了似的。我在這里說狗貓,他們卻說要看牛,翻著牛了,他們卻說要看馬。馬我是有的,我不能示弱,必要向他們炫耀,我那張是法國達(dá)維(David)畫的拿破侖騎著的一匹馬,一向是愛著的,我一定要炫耀一下了,可又怕被孩子們要了去。終于炫耀的心強(qiáng),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給他們看了,果然他們很喜歡,都跳了起來。我剛擔(dān)心他們是要拿走的,其中的一個孩子卻向我提出更進(jìn)步的要求了,他說畫上一匹馬的他不要,他要兩匹的,接連著就有一個孩子要三匹的,于是四匹,五匹的都來了。我才知道他們并不是死死地要占有一張畫,他們卻是有理想的,只追求一種理想,他們實(shí)在是高尚多了。我在慚愧中,我說著:等我畫吧,要多少匹,畫多少匹。他們于是跳著,高興地逞能地把匹數(shù)加多起來,就跳著去了。
這回我在孩子們那里不是得的很多了么?我知道孩子們?nèi)绾蔚膼勖溃秩绾蔚募儩崳绾蔚慕诩兇獾膶徝赖挠^照,在我自己,卻是如何的狹小,如何的不及他們光明都證明出了。
我常對不起孩子們的,可是孩子們并不冷淡我。我每每感到在孩子們前頭而慚愧的,孩子們卻像依然對我加以原宥。孩子們依然是給了我許多知識和德性。正如歌德說,我們當(dāng)以他們?yōu)閹煛?/p>
現(xiàn)在在一起的孩子們中,我得益頂多的,又彼此知道姓名的,是小鳩子。也許是我敏感或過敏,這孩子和我頗有交情。孩子的爸爸組緗,真是如我們幾個朋友所加的徽號,是一位感傷主義者,他看一件什么事物,無往而沒有感傷的色彩。連他的聲調(diào)也是感傷主義的,雖然在銳利的幽默中,甚而哪怕是譏笑的態(tài)度,也有憫憐的傷感的同情在。他的夫人和孩子剛來北平不久,他曾向我介紹過他的孩子,據(jù)說是非常想家,常模仿在家里的祖母想她的光景,而且還感到孤寂,因?yàn)槟菚r還沒有一塊玩的小孩,孩子才多大呢,不過六歲。我心里想,組緗的話是不能不承認(rèn)的,因?yàn)橛兴@樣傷感的爸爸,孩子難以不傷感,而且縱然不傷感,由感傷主義者的爸爸看去,也會傷感了的。
孩子是聰明的,大眼睛,像她的母親。她母親有一般的母親的習(xí)慣,愛記得孩子在各種才能上初學(xué)得時的情況,而且愛和人說。我沒想到這小鳩子會那么和我好感,因?yàn)槲揖筒淮竽苤v故事,連孩子的語言也很不熟悉,可是她是可以把故事講給我聽的,而把孩子的語言和我說的。不但這,有次我看見她畫的畫,是畫人,頭都是圓頭圓腦的,兩個耳朵掛在頭皮上,像茶壺蓋的鼻子,腿照例是單線的,腳是和手沒有分別。我看她是畫的那么用心,我想起來了,不光她,一般的孩子,在會使用筆以后,沒有不施展創(chuàng)作才能的人,人類對于藝術(shù)竟是這么根本而且普遍的呢!這發(fā)現(xiàn),就是從小鳩子得來的。我那時繼而想,孩子的像愛藝術(shù)樣的好傾向,是一切孩子共同著的。在反面,孩子的壞習(xí)慣,卻是決不一律,這個會偷錢,那個會撒謊,便決不是共同的。就可見人是善的,所謂壞不過是不好的環(huán)境中一些適應(yīng)的方法而已。我從而知道,孩子,藝術(shù),善,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寶貝了,這認(rèn)識也是小鳩子給我的。
從孩子們那里,我們才減少了對人類的失望,我們才更堅決了社會新建設(shè)的急需與志愿。
孩子們那里有光明。孩子們那里有溫暖的愛。又一回,是我坐著聽音樂,我正和朋友們打訕著講話呢,忽然有兩只拖著我衣襟的小手,在笑聲里是:“找著你了!找著你了!”地喊著,我一回頭,卻是小鳩子,圓圓的臉上,那么出之衷腸地高興。
最近,我卻真的對她不起了,那是晚上,在路上碰見她父母和她三人了。請他們在屋里坐了坐以后,送他們回去。我抱著她,我先向她說說這,說說那。我慢慢一種頑皮的孩子的野性恢復(fù)起來了,我問她:“為什么沒見你哭?為什么沒見你鬧?”她說:“我不哭,我不鬧。”在嘻笑里持著正經(jīng)的作答。我向來是反抗的,我是詛咒于孩子的被了成人的教訓(xùn)的,成人是教育,不過是想把孩子弄馴,馴得像自己一樣枯燥,奴性才罷休。所以我一有機(jī)會,便想煽動孩子,使他們也偏不馴一下,和成人示示威。當(dāng)時我就說:“不好。好孩子沒有不哭不鬧的。你的同學(xué),也不哭不鬧嗎?”“也不,”她笑了。“不好!”我說。“怎么沒有哭的,鬧的?沒有一個好孩子么?”還是我說。“有,”她說:“金國良鬧來,挨打,哭來。”“好,好,那是好孩子!”我們都笑了。在她聽了我的論調(diào)后,還有種新奇的表情,大概會感著清新而又愜意的吧,我可以看出來。我們轉(zhuǎn)換了論點(diǎn)。她說她要把我拖到她家里去,我說我抱著她不撒手,一會就再可以抱回來,并不讓她回去了。她聽見了,可真急得要掙下來,我沒放她。我說:“我不能去的。你爸爸媽媽都不讓。你不信,一到門口,你爸爸就說請回,把我請回來了。”她又表情新奇地笑著了。我說:“你聽,你爸爸要說請回了。”我放下她,她還拚命地拖著我,組緗果然說著“請回”,我說著“再見”,就打算回來了,小鳩子不讓了,組緗要來抱她,上去就打起爸爸來了,也哭也鬧,好容易她媽媽才抱著去了。組緗說著:“Irrational!Irrational!”我輕輕地說著:“正是rational!正是rational!再見!”回來的路上,還聽見哭聲和鬧聲。
我正感激那純真的可敬愛的珍貴的淚之余,我覺得我只惹起反抗的情緒,并沒有進(jìn)一步的積極的長遠(yuǎn)的辦法,不免落了幼稚的革命家的窠臼。但孩子卻還是我們的導(dǎo)師,究竟如何謀他們的解放和福利呢?
23,5,18。
編者注:Irrational:英文,非理性的,不合情理的。 Rational:英文,理性的,合理的。
五四時代有很多贊美孩子的文學(xué)作品,有散文,也有小說,其中以冰心的“寄小讀者”系列最為出名。李長之的這一篇《孩子的禮贊》同樣把孩子作為贊美的對象,贊美他們的愛美的天性,純潔的童心,甚至不惜用了大量的溢美的辭藻,如孩子們挑了作者鐘愛的達(dá)維畫的馬,令他很擔(dān)心“他們是要拿走的”,但是歡喜著的孩子們提出“更進(jìn)步的要求”,說一匹馬的不要,要兩匹、三匹,于是四匹、五匹的都來了。作者寫道:“我才知道他們并不是死死地要占有一張畫,他們卻是有理想的,只追求一種理想,他們實(shí)在是高尚多了。”
文章不單對孩子們純真的天性進(jìn)行贊美,而且把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作為兩個不同的領(lǐng)域進(jìn)行觀照,在觀照里,顯出后者的狹小和不光明的一面。即如作者所說,孩子們“給了我許多知識和德性”。這種由于孩子的世界而產(chǎn)生的知識分子對自身世界的內(nèi)省,使文章與五四時代純粹地對孩子進(jìn)行贊美的文章有了一定程度的區(qū)別。李長之作《孩子的禮贊》并非為了在童心世界中尋找安慰,并非單純?yōu)榱撕⒆佣澝馈6菫榱藞远ㄗ约簭氖律鐣陆ㄔO(shè)的決心。這種建設(shè)首先是文化上的,突出表現(xiàn)在文藝建設(shè)上。在孩子那里他看到人類對于藝術(shù)的喜愛竟是這么根本而且普遍,小鳩子畫人,頭都是圓頭圓腦的,兩個耳朵掛在頭皮上,像茶壺蓋的鼻子,腿照例是單線的,腳和手沒有區(qū)別。但是她畫得那么用心,令作者感動了,因?yàn)椴还馑话愕暮⒆樱跁褂霉P以后,沒有不施展創(chuàng)作才能的。愛藝術(shù)的好傾向,是一切孩子共同著的。他于是得出一個結(jié)論:“孩子,藝術(shù),善,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寶貝,”而這減少了作者對人類的失望,而堅定了自己對社會新建設(shè)的希望。
對天性的尊重超過了一般的社會理性,這是李長之無論在生活倫理還是文藝?yán)碚撋系囊回炛鲝垼▲F子因?yàn)閾?dān)心會給被抱離爸爸的身邊而當(dāng)著家人和客人(作者)的面哭鬧,她爸爸說是Irrational,是從社交禮節(jié)的角度出發(fā),因孩子的“不懂事”而向作者表示道歉,但是在作者看來,這正是rational,是純真天性的流露。甚至從他的文化建設(shè)的角度看來,還是一種反抗情緒的表現(xiàn)。正如他所說,孩子們是在嬉笑里持著正經(jīng)的作答。而作者向來不滿于孩子受了成人的教訓(xùn),成人的教育,不過是想把孩子弄馴,馴得像自己一樣枯燥、奴性才罷休。所以一有機(jī)會,他便想搧孩子,使他們也偏不馴一下,和成人示示威。那些哭鬧,那些純真的可敬愛的珍貴的眼淚,令作者感激。同時他也自責(zé)自己只能消極地引發(fā)這種情緒,并沒有進(jìn)一步的積極的長遠(yuǎn)的辦法。
從孩子的天性的自然流露,到這種天性中對藝術(shù)、對美的三而一的結(jié)合,到這樣的天性對陳固的倫理規(guī)范的反抗,李長之禮贊孩子的背后是他的社會教育和文化建設(shè)的理想。他把兒童教育納入社會教育的框架之中,并且從兒童的審美天性中寄托自己對于文化建設(shè)的新希望。
上一篇:《女人·梁實(shí)秋》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家書一則·傅雷》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