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雷·傅雷家書(選錄)》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傅 雷
1954年1月9日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溫了一遍??蓱z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會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從小受的挫折對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沒有幫助;但我做爸爸的總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錯誤。自問一生對朋友對社會沒有做什么對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對你和你媽作了不少有虧良心的事。——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過這幾天特別在腦海中盤旋不去,像惡夢一般??蓱z過了四十五歲,父性才真正覺醒!
今兒一天精神仍未恢復。人生的關是過不完的,等到過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要離開世界了。分析這兩天來精神的波動,大半是因為:我從來沒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而正在這愛得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這一關對我,對你媽媽都是從未有過的考驗。別忘了媽媽之于你不僅僅是一般的母愛,而尤其因為她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為你受的委屈——當然是我的過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園丁以血淚灌溉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緒呢?
跟著你痛苦的童年一齊過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藝術的壯年。幸虧你得天獨厚,任憑如何打擊都摧毀不了你,因而減少了我一部分罪過。可是結果是一回事,當年的事實又是一回事:盡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孩子,孩子! 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與熱愛呢!
1954年1月30日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墒菦]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即使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盡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別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我相信我一定會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厭煩。也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高峰的頂尖上所想的,所見到的,比你們的不真實。年紀大的人終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并沒大錯。
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得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
你走后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圣潔的,慈愛的!
1956年10月3日晨
親愛的孩子,你回來了,又走了:許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變化等著你,你是不會感到寂寞的;我們卻是靜下來,慢慢的回復我們單調的生活,和才過去的歡會與忙亂對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虛,——昨兒整整一天若有所失。孩子,你一天天的在進步,在發展:這兩年來你對人生和藝術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來愈愛你了,除了因為你是我們身上的血肉所化出來的而愛你以外,還因為你有如此煥發的才華而愛你:正因為我愛一切的才華,愛一切的藝術品,所以我也把你當作一般的才華(離開骨肉關系),當作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而愛你。你得千萬愛護自己,愛護我們所珍視的藝術品! 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們——連你自己在內——對藝術的愛! 不是說你應當時時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說你應當從客觀的角度重視自己:你的將來對中國音樂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關系,你每走一步,無形中都對整個民族藝術的發展有影響,所以你更應當戰戰兢兢,鄭重將事! 隨時隨地要準備犧牲目前的感情,為了更大的感情——對藝術對祖國的感情。你用在理解樂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的應用到一切方面,特別是用在個人的感情方面。我的園丁工作已經做了一大半,還有一大半要你自己來做的了。爸爸已經進入人生的秋季,許多地方都要逐漸落在你們年輕人的后面,能夠幫你的忙將要越來越減少;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你說到技巧要理論與實踐結合,但愿你能把這句話用在人生的實踐上去;那么你這朵花一定能開得更美,更豐滿,更有力,更長久!
談了一個多月的話,好像只跟你談了一個開場白。我跟你是永遠談不完的,正如一個人對自己的獨白是終身不會完的。你跟我兩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嗎? 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討論與爭辯,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討論與爭辯。父子之間能有這種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沒有能使你把假期過得像個假期以外,連我也給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壞了你回家前的對家庭的期望。我心中始終對你抱著歉意。但愿你這次給我的教育(就是說從和你相處而反映出我的缺點)能對我今后發生作用,把我自己繼續改造。盡管人生那么無情,我們本人還是應當把自己盡量改好,少給人一些痛苦,多給人一些快樂。說來說去,我仍抱著“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這樣的。
這里選錄的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三封信。
傅雷是一位嚴肅的人,他對待藝術和人生都很嚴格,既嚴格要求別人,更嚴格要求自己。他的嚴格并不使人厭惡,因為他真誠,他坦白。他用真誠坦白的心地、嚴格的態度,完成了他的翻譯事業,使他成了國內最杰出的翻譯家之一。但是,他用這種嚴格的態度對待家庭和子女,就會出現矛盾和痛苦,因為“親子之愛”需要一種溫情,需要更多的關懷和愛護。
一般說來,父母能培養出一個有杰出成就的子女來,是很不容易的。但是,父母要理解自己的子女更不容易。只有理解自己子女的父母,才有可能成為子女的朋友,甚至是好朋友,子女才會把自己心底的一切包括歡樂和煩惱,幸福和不幸,全部告訴給父母,與父母共享和商討。而要讓子女深深地了解父母,那就更難了,這就需要坦誠,把自己的一顆心向子女坦露,包括自己的不幸、坎坷和錯誤。這樣,兩代人之間非但在感情上溝通,在理智上也是互相契合的。《傅雷家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典范:坦誠使父子成為真摯的朋友。
作為子女來說:父母的坦誠可以換來子女的坦誠;反過來,子女也可以用自己的坦誠換來父母的坦誠。你對父母無話不談,漸漸地父母也會對你無話不談,尤其當父母漸入老境時更需要和子女在感情上和理智上進行交流。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把子女當作好朋友,子女也把父母當作好朋友,這樣的家庭即使遇到狂風巨浪也不會拆散,即使彼此遠隔千山萬水,也如同在一個屋檐下愉快地生活。
書信中所寫的,往往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心靈交流,所以多讀一點古今名人的書信,對于知人論世大有益處,從中可以學到他們的修養與品格、節操。本書所選的傅雷書信中,作者把胸中的一股深情或捉摸透了的道理用“家常話”說出來,如第一封信一上來檢查自己對兒子要求過高過嚴,“有虧良心”,是“父性”沒有“真正覺醒”的表現。第二封信中鄭重道出:“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都顯得十分精彩。
上一篇:《繆崇群·做客》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余光中·催魂鈴》原文閱讀|主旨理解|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