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蓮曲·朱湘》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小船呀輕飄,
楊柳呀風里顛搖;
荷葉呀翠蓋,
荷花呀人樣嬌嬈。
日落,
微波,
金絲閃動過小河。
左行,
右撐,
蓮舟上揚起歌聲。
菡萏呀半開,
蜂蝶呀不許輕來,
綠水呀相伴,
清凈呀不染塵埃。
溪間
采蓮,
水珠滑走過荷錢。
拍緊,
拍輕,
槳聲應答著歌聲。
藕心呀絲長,
羞澀呀水底深藏:
不見呀蠶繭
絲多呀蛹裹中央?
溪頭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猶。
波沉,
波升,
波上抑揚著歌聲。
蓮蓬呀子多:
兩岸呀榴樹婆娑,
喜鵲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羅。
溪中
采蓬,
耳鬢邊暈著微紅。
風定,
風生,
風飔蕩漾著歌聲。
升了呀月鉤,
明了呀織女牽牛;
薄霧呀拂水,
涼風呀飄去蓮舟。
花芳
衣香
消溶入一片蒼茫;
時靜,
時聞,
虛空里裊著歌音。
十四,十,二四
《采蓮曲》是朱湘的得意之作,這首詩無論在形象、風格、形式、技巧上,都可以作為朱湘詩歌的代表作。
把新月派“理性節制感情”的美學原則加以認真貫徹的朱湘,在他的大多數詩篇中著意表現一種寧靜的風格。那種“東方的靜的美麗”差不多成了朱湘所崇拜的至上的詩境; 在這種超越了時空的美學風格的制約下,詩中的形象也成了富有古典意味的形象,美得出奇,也靜得出奇。《采蓮曲》是采蓮少女們唱的歌調,宛如古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的風致,采蓮少女也與世事變遷絕無干系,蕩漾著典雅的古風。在詩中,嬌嬈的人與人樣嬌嬈的荷花交相輝映,槳聲與歌聲互相應答,花芳與衣香在風中交融,采蓮女的嬌羞又與天上人間的歡樂美景疊印在了一起,好一幅和平寧靜安詳的景象。詩寫得十分細膩,典型的東方少女,近乎富麗的古典意味的色彩,又與那恍如全詩中蕩漾著的悠遠雅致的樂聲歌聲交融在同一番意境中,閃發著奇彩。
朱湘對中國古典詩詞傳統的大膽汲取以及與之在精神氣質上達到的共鳴,可以說是影響他詩的風格的一個重要因素。《采蓮曲》的章節,字句,音節,節奏如此的諧美和宛轉,如此的精致和考究,難怪有人說這首詩的格律是“詞曲式的格律”。內容上缺乏時代氣息,這是朱湘大多數詩作的共同特點,也是一種通病。但形式上的刻意經營以及所達到的不一般的效果,卻是朱湘的心血所在,與我們前面提到的東方氣息緊緊相聯。《采蓮曲》在形式上又有許多獨到之處。朱湘的大多數詩作各詩行整齊劃一,章節與章節之間保持對稱的形式。在《采蓮曲》中卻有些不同,章節與章節之間固然保持了十分嚴格的對稱,各詩行卻不是那么整齊劃一;相反,詩人是通過那種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的詩行,傳達出了一種難得的節奏感。在這首詩中,音韻是活動的,流暢的,是隨著詩歌情緒搖曳變幻的。像“藕心呀絲長,羞澀呀水底深藏“這樣的音韻搭配,無疑是富于生氣的,并沒有在朱湘的一部分詩作中的那種生硬的搬湊。另外,像“左行,右撐”,“拍緊,拍輕”,“波沉,波升”這樣的短語,更是朱湘的得意的創造,他自己說這是“以先重后輕的韻表現出采蓮舟過路時隨波上下的一種感覺”。朱湘在詩歌藝術形式尤其是格律上的這種探索,對后來者是很有啟發的。
上一篇:《郊原的青草·郭沫若》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里昂車中·李金髮》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