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謠·戴望舒》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海上微風起來的時候,
暗水上開遍青色的薔薇。
——游子的家園呢?
籬門是蜘蛛的家,
土墻是薜荔的家,
枝繁葉茂的果樹是鳥雀的家。
游子卻連鄉愁也沒有,
他沈浮在鯨魚海蟒間:
讓家園寂寞的花自開自落吧。
因為海上有青色的薔薇,
游子要縈系他冷落的家園嗎?
還有比薔薇更清麗的旅伴呢。
清麗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園,
游子的鄉愁在那里徘徊躑躅。
唔,永遠沈浮在鯨魚海蟒間吧。
詩人寫過各種各樣的游子。《游子謠》里的游子是一個“沈浮在鯨魚海蟒間”的海上舟子。一般詩人寫舟子,很可能寫成一個劈波斬浪的弄潮兒形象;戴望舒卻突出他作為“游子”的側面,著重寫他的鄉愁及其對鄉愁的抑制。這與作者的心情有關。這首詩發表時戴望舒正處在苦悶彷徨之中:一方面他繼續堅持人生探求,另一方面又有著無法擺脫的茫然若失、悵惘疲憊的情緒。這種復雜的情懷在這首詩中便有所流露。
全詩共五節,可以看做是游子內心圖像的五幅連續的畫面。
第一節寫游子鄉愁的觸發。海上微風乍起,碧波蕩漾,就像綻開了一朵朵“青色的薔薇”。游子觸景生情,想起了家園的薔薇,家園的一切。
第二節寫游子想到的家園景象,用了三個排比句表現家園的衰頹冷落。本來是“游子的家園”,現在卻成了“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鳥雀的家”,從一系列的對比中透出深深的嘆惋。
前兩節已經寫出了游子的鄉愁,第三節卻說“游子卻連鄉愁也沒有”,似乎前后矛盾。聯系下文可知,并不是他“沒有”鄉愁,而是他不敢有鄉愁。因為“他沈浮在鯨魚海蟒間”,處境是如此艱險,自然對家園也就不可能顧及了,只得“讓家園寂寞的花自開自落吧”。顯然,這種寫法就更能反映出詩人的鄉愁之深了。
第四節用筆又有變化,它寫了游子內心的曲折。游子雖然勉強抑制鄉愁,可是,“因為海上有青色的薔薇”,他還是免不了“要縈系他冷落的家園”,怎么辦呢?這時游子就用愛情來排遣鄉愁:“還有比薔薇更清麗的旅伴呢。”給旅伴加上“比薔薇還清麗”的形容,有意與引起鄉愁的海上薔薇相比較相對應,表示她有可能轉移、消溶游子的鄉愁。
最后一節讓我們看到游子更為復雜的心情變化。在他的心目中,“清麗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園”,這個體會本身就包含著矛盾的心緒。“旅伴”是在外旅行的伴侶,卻又當做“家園”,可見他在旅伴身上寄托著對家園的眷戀,鄉愁并沒有因旅伴而消除。就這樣,鄉愁雖被壓制,又終于無法消除,“游子的鄉愁在那里躑躅徘徊”一句對這種心態作了擬人化的生動描繪。末句是游子的內心獨白:“唔,永遠沈浮在鯨魚海蟒間吧。”“唔”這個象聲詞很重要,表示他經過沉吟后下定了掙脫鄉愁、面對現實的決心;較之前面無可奈何的自慰,又前進了一步。
不過,盡管游子的自勉是真誠的,我們仍可預料:當海上微風吹開了“青色的薔薇”,他還是會欲罷不能地興起家園之思。游子的情感運動構成了往復不已的循環:鄉愁不斷地萌生,又不斷地被理智(決心和意志)所抑制。詩人巧妙地抓住了這種循環,從而細微地展示了這個游子的豐富而復雜的內心世界:他既有堅強的意志,又有不以意志為轉移的情緒波瀾。
戴望舒的詩歌很注意選擇語言,尤其是善于發揮各種語氣的傳神表情作用。“游子的家園呢?”“讓家園寂寞的花自開自落吧。”“還有比薔薇更清麗的旅伴呢。”“唔,永遠沈浮在鯨魚海蟒間吧。”特定的句式、語氣傳達了特定的情味,恰到好處,不可移易。
上一篇:《溫柔·李金髮》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游牧人·唐祈》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