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閱讀提示
釋義: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出處:《列子·湯問》:“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有理想,就不能怕困難
傳說古時候,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內)的南邊,黃河的北岸,有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北山住著一位愚公,快九十歲了。他每次出門到南方,都因為被大山阻隔,所以要繞很遠的路。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挖平大山,使道路通暢,好嗎?”大家都表示贊同,只有他妻子提出疑問說:“挖出來的泥土石塊放到哪呢?”大家認為,可以把土石運到渤海邊。
第二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并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有個智叟(sǒu)勸愚公說:“這樣做太不聰明了,你這么老了,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我是老了。但是我死了還有我的子孫在,他們將來也會有子孫。子子孫孫沒有窮盡,可是山卻不再增高,還怕挖不平嗎?”智叟搖著頭走開了。
后來,天帝聽說了愚公移山的事情,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從此,愚公一家出行變得非常方便了。
知識小窗
近義詞:持之以恒、鐵杵磨針、精衛填海。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
造句:因為這個世界上有愚公移山精神的人太少,所以只有少數人取得大成就。
成語接龍
愚公移山→山水相連→連綿不斷→斷織勸學→學以致用→用兵如神→神色自若→若有所思→思緒萬千
上一篇:成語《驚弓之鳥》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
下一篇:成語《手不釋卷》釋義|出處|近義詞|反義詞|造句|成語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