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觸網(wǎng)
【出典】 《南史》卷二九《蔡廓傳》附《蔡興宗傳》:“竟陵王誕據(jù)廣陵為逆,事平……州別駕范羲與興宗素善,在城內(nèi)同誅。興宗至,躬自收殯,致喪還豫章舊墓。上聞,謂曰:‘卿何敢故爾觸網(wǎng)?’”南朝梁·沈約《奏彈孔稚珪違制啟》:“守官有典,觸網(wǎng)斯及?!?見《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二七)
【釋義】 觸網(wǎng),比喻觸犯刑律。
【例句】 況嗾獒者眾,放麑人少;大將觸網(wǎng),小亦傷弓。(劉克莊《沁園春·二鹿》2597)這里意含雙關(guān):字面上是擔心自己養(yǎng)的鹿觸上獵人的網(wǎng),實際上是暗示人世險惡,人不小心就會受統(tǒng)治者刑網(wǎng)之害。
上一篇:典故《蟲魚注》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觸蠻交戰(zhàn)》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