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勇軍進行曲·田漢》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起來! 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
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
起來! 起來! 起來!
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前進! 前進! 進!
1935年
《義勇軍進行曲》作于1935年。這是一個特別險惡和危急的年頭: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東北全境淪陷,長城沿線駐軍在古北口、喜峰口等地自發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戰爭也已失敗,國內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熱潮,而政府當局卻仍在猶豫觀望,妥協退讓。《義勇軍進行曲》之所以能在這個時候得到廣泛傳唱,正是因為它的詞和曲都富于動力,象征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能夠激勵和鼓舞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斗志和信心。
《義勇軍進行曲》奏出了中華民族的心聲。試想,在或是起來抗爭,或是俯首就戮,舍此并無第三條道路可走的關鍵時刻,還有比“起來”的一聲呼喚,比“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的響亮號召更能激動人心的嗎?在萬里長城遭到日本帝國主義宰割和占領的危急關頭,還有比“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提法更為悲壯,更能振聾發聵的嗎?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抵抗過無數次的外來侵略,而這次所面對的是空前野蠻和貪婪的日本帝國主義者,《義勇軍進行曲》從宏觀的歷史的考察出發,提出“最危險的時候”,顯然包含著巨大的歷史容量,對于具有悠久的反侵略傳統的中國人民來說,它也是一次最有力的動員。“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簡煉而有力地揭示了我國人民進行抗戰的正義性和嚴重性。是的,“哀兵必勝”,正義之師必勝,歷史已經證明,中國人民“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終于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它原是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在影片中,它是作為主人公——詩人辛白華的長詩《萬里長城》的最后一節,在影片開頭和結束時歌唱的。這首歌曲一經出現,立刻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并很快離開影片成為獨立的藝術精品。在這中間,聶耳付出了巨大的勞動,是聶耳的音樂才能為歌詞添上了翅膀,而田漢的歌詞又使音樂獲得了血肉,《義勇軍進行曲》不愧是詩人和音樂家攜手合作的藝術結晶。
《義勇軍進行曲》在國際上也廣為傳唱,在埃及金字塔下,陶行知聽到過這支歌;走在美國大街上,梁思成聽到過美國孩子唱著這支歌;在莫斯科紀念普希金誕辰一百五十周年的大會上,蕭三親聆美國黑人歌唱家羅伯遜用漢語演唱這支歌……可以說,這支歌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在世界上也有著巨大的影響。正因為這樣,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雄壯有力的《義勇軍進行曲》永遠激勵著中華民族奮勇前進。
上一篇:《為祖國而歌·陳輝》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也許(葬歌)·聞一多》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