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簡介|介紹|概況
唐文篇名。王勃作。文章篇名,清蔣翊《王子安集注》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四部叢刊》本《王子安集》作《滕王閣詩序》,一般選本作《滕王閣序》。本文寫作時間,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五以為乃王勃十四歲所作,《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五引《唐摭言》作:“年十三”,蔣翊《王子安集注》卷八注引伸其說,謂當時王勃父王福畤官六合縣令,王勃之路過洪州,當是前往六合。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及《名勝志》據(jù)新、舊《唐書》王勃本傳說是王福畤謫海南時,王勃前往省親途中所作。今人任國緒以為上述二說“均有捍格難通之處”,“真正作年應(yīng)該是在王勃因戲檄英王雞而被逐出沛王府之后,與其于總章二年五月入蜀觀賞景物之前”(《王勃〈滕王閣序〉作于何年》,載《北方論叢》1986年第六期)本文主旨,《古文觀止》有“傷今思古”之評,今人徐俊認為“這是對這篇慷慨激越之作的曲解”,“滕王閣是唐永徽四年高宗子滕王李元嬰都督洪州時營建,元嬰卒于文明元年(684),為王勃同時人,而王勃謝世時(676),滕王元嬰尚在世。更何況王勃作《滕王閣序》,距滕王建閣也才二十余年。顯然,王勃作序之時,滕王既非古人,滕王閣也非古跡,‘傷今思古’之說實無著落。”“《滕王閣序》作于都督大宴之上,其內(nèi)容當然免不了對參與宴會的賢主嘉賓的頌揚,對滕王高閣、宴會盛況的鋪陳,但其最重要的內(nèi)容是在大宴興盡悲來之時,對自己仕途落拓失意的悲嘆和時不我待、積極進取的慷慨之情的抒發(fā)”(《帶著‘鎖鏈’的動人歌舞——讀王勃〈滕王閣序〉》)。鄧志瑗認為本文著重抒寫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對唐最高統(tǒng)治者的憤懣情緒(《江山留勝跡,千古誦華章——(滕王閣序)的藝術(shù)構(gòu)思》)本文是初唐駢文名作,圍繞著滕閣宴會這一中心事件展開,敘事、寫景、抒情三者相互聯(lián)結(jié),和諧統(tǒng)一;轉(zhuǎn)接自然,跌宕有致,章法嚴密而又富于變化;大量使事用典,靈活多樣,貼切自然,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情調(diào)由樂而悲,由悲而壯,慷慨激昂,鼓舞人心,韓愈‘壯其文詞”,以為讀之可以“忘憂”。
上一篇:《滁州西澗》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潮州韓文公廟碑》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