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甲子,(王穉登)北游太學,汝南公方執政,閣試《瓶中紫牡丹》詩,伯谷有“色借相君袍上紫,香分太極殿中煙”之句,汝南賞嘆擊節,呼詞館諸公,數之曰:“公等以詩文為職業,能道得王秀才十四字耶?”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中 事亦見清·吳景旭《歷代詩話》卷七八《憶妄》。
[述要] 嘉靖四十三年,王穉登(字伯谷)在北京國子監就讀。有次閣試《瓶中紫牡丹》詩,他寫的詩中有“色借相君袍上紫,香分太極殿中煙”之句。袁煒(汝南人)讀后擊節贊嘆,并把翰林院士們召來,批評他們說:“你們以詩文為職業,可你們寫得出王秀才的這十四個字嗎?”
[按語] 王所詠牡丹,名為“相公紫袍”,故于題特切。見江盈科《雪濤詩評·巧詠》。袁后卒無子,王渡江往掃其墓,不忘受知以恩。古道可風,則頗為人所稱許。
[事主檔案] 王穉登(1535—1612) 明文學家。字伯谷。先世江陰(今屬江蘇)人。移居蘇州。嘉靖末入太學,萬歷時曾召修國史。其詩內容多寫個人日常生活,風格接近公安派。有《王百穀全集》。并輯有明代散套小令《吳騷集》。
袁煒(1508—1565) 明詩文家。字懋中,號元峰。慈溪(今屬浙江)人。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授編修,進侍讀。驟擢禮部尚書,改戶部,尋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典機務,與李春芳等有“青詞宰相”之誚。謚文榮。詩文均沿臺閣體余脈,成就不高。著有《袁文榮集》、《袁文榮詩略》。
上一篇:《王桐花與崔黃葉 王士禛 崔華 汪琬》
下一篇:《班姬、蔡女復出 薛蘭英 薛蕙英 楊維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