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虎會不推車
亦題《趙簡子上羊腸之坂》。西漢軼事小說。劉向撰。原載《新序》卷一《雜事》。趙仲邑編《新序選注》選錄。故事發生于春秋時期的晉國。晉卿趙簡子乘車上太行山羊腸坂道時,群臣都袒著胳臂推車,唯獨虎會視而不見,挑著自己的戰戟邊走邊唱,逍遙得很。趙簡子便道: “我上坂道,群臣都為我推車,只有虎會肩挑戰戟,邊走邊唱不推車,這種行為是為臣者侮辱其主。臣下侮辱其主該當何罪?”虎會不動聲色地回答:“臣下侮辱其主死而又死。”趙簡子不解,問什么叫死而又死。虎會回答說:“自己死了,妻子又死,叫死而又死。”接著又不慌不忙地問趙簡子:“您已聽說了臣下辱其主的罪過,還聽說過為人君而辱其臣之罪嗎?”趙簡子又茫然不解,問:“人君辱其臣怎么樣?”虎會不卑不亢地答道:“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為之出謀劃策,能言善辯的人不為之出使外國,驍勇之士不為之出戰。智者不出謀劃策國家就危險了,善辯者不出使外國就會造成外交失利,驍勇之人不出戰邊境就會受到侵略。”趙簡子聽了,立即稱善,并停止了眾臣推車的勞役,設宴招待群臣,以虎會為上賓。作品表現了虎會凜然的氣節,說明了為人臣者人格的不可辱。小說寫人物的動作很少,只有開頭數句。故事情節的展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在人物對話中完成的。作品主要刻畫了虎會作為人臣不卑不亢的形象。當眾臣都在推車時他卻沒事似地邊走邊唱。這種行為使得趙簡子很不滿意,趙簡子的問話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然而虎會在回答了關于“辱君之罪”的問題之后卻又出人意料地提出了 “辱臣之罪”的問題。這里虎會的從容以對同趙簡子的茫然不解形成了鮮明對照,很好地表現了虎會不卑不亢的性格; 接著虎會有條有理的一席關于“辱臣之罪”這一問題的回答,更使虎會的凜然不可犯的形象躍然紙上。作品結尾,與其說趙簡子拜倒在了虎會所講的一番道理面前,毋寧說是拜倒在虎會的人格下面。作品主旨自然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但從另一方面看,提倡人君尊重人臣,把人臣的人格與人君的人格放在同一架天秤上,終究表現了作者十分有限的一些平等意識。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祖臺之·藻居》簡析
下一篇:《秦漢·揚雄·蜀王本紀》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