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中秋節,諸司道陪御史宴。御史命題賦詩。俞一夕作七律百首,次早持獻。使事工切,如出夙構。御史一讀一嘆賞,欲特剡薦之。俞耳重聽。先是,所親謂曰:“君對長官時,第視其開口,隨唯唯,可無重聽之嫌。”俞然之。會獻御史詩,出謁一參藩。參藩謂曰:“君如此高才,真不減班、馬。”俞連聲稱是。參藩恚之。言于御史,謂其驕傲異常,遂不得薦,竟以此罷官去。 ○明·鄭仲夔《耳新》卷二
[述要] 有次中秋節,各司道的官員陪御史宴飲。席間,御史出題要大家做詩,有個叫俞琳的官員一夜間竟做了一百首七律,次日早晨拿去獻給御史。這些詩用典工切,就像早已構思寫成的。御史看了,一讀一嘆賞,打算特別保舉他。俞耳朵重聽,原先當官時,一些親近的人對他說:“當面對長官時,你只要見他開口,就點頭稱是,就不會因重聽而帶來麻煩。”俞一直按這方法辦。這次獻詩給御史后,他出來又拜見參政(布政使的屬官),參政對他說:“你如此高才,完全比得上班固、司馬遷了。”俞根本沒弄清參政在說什么,只是趕緊點頭,連聲稱是。參政見了很生氣,就把這事告訴御史,說俞這個人非常驕傲。結果,俞不僅沒得到保舉,而且連原先的官職也被罷免了。
上一篇:《避權貴 劉大櫆》
下一篇:《門下走狗 鄭燮 童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