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道立
散文集。作者陳白塵。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1月出版。結集作者回憶“文革”時期下放湖北咸寧(古云夢澤邊)“五七干校”生活的系列散文八篇,并附《后記》、《憶金鏡》兩篇。首篇《憶云夢澤》,總寫三年多的干校生活,從企盼入校到病返南京,如云似夢,可歌可泣,確實值得回憶。《憶房東》,記述賈家父子不視“我”為“黑幫”,而待以上賓之禮的若干細事,表現房東的仁愛和“我”對他們的懷念。《憶茅舍》,回敘“我”以“牛”的身份住在工棚看守菜園,一次失職讓真牛偷吃蔬菜,一次被誣將飯倒進廁所而受訓斥,勾畫三個牧“牛”人的不同面目,其中最后一位使“我”難忘那孤寂的茅舍,和相互平等交處的時光。《憶“甲骨文”》,主要描寫一學甲骨文者,以造反害人起始,又以被害、精神失常告終,演出一幕啼笑皆非的悲喜劇。而另一位“大個子”,用特殊方式暗施人道,與其形成對照。《憶眸子》,透過“我”所遇到的善目、冷目、怒目、側目、直目、邪目等變化多端的眼神,窺視各色人等的靈魂,突出風云一時的“某公”大義滅親的圓睜怒目,及其一女孩由明澈如水到噴射怒火的眸子變異,痛惜其心靈被污染。《憶鴨群》上、下篇和《憶金鏡》,重溫與金鏡一起牧鴨,和鴨群同患難、共歡樂的情景,感喟在獸性發作的年代,有些“人”遠不及鴨兒和平溫良,富于“人”味。《憶探親》,抒寫兩次尤其是第一次意外獲準探家妻子兒女的悲喜,以及四鄰相隨心變,布“我”以天羅地網,悔愧自己給家人帶來不幸。本集通過實錄給作者印象深刻、感受真切的幾段難忘的人與事,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面貌。其中,既有對荒謬、怪誕的詛咒,又有對溫暖、友情的眷戀;既沉思歷史、反省民族,又袒露自己的心靈歷程,表現了自我解剖的懺悔意識。文筆嚴肅和荒誕、冷峻和溫柔兼備,而以犀利的諷刺乃至辛酸的油滑見長。曾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榮譽獎。
上一篇:張志甫《于無聲處》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學軍《五彩路》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