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弘見兒孫,歲中不過一再相見,見輒克日。未嘗教子孫學問,各隨所欲。人或問之,答曰:“丹朱不應乏教,寧越不聞被捶。”恢之位新安太守,嘗請假定省。敬弘克日見之,至日輒不果。假日將盡,恢之求辭,敬弘呼前至閣,復不見。恢之于閣外拜辭流涕而去。 ○《南史·王裕之傳》
[述要] 王裕之(字敬弘)為人恬淡,每年與子孫會面不過一、二次,每次會見必規定時間。他也從來不為兒孫的學業操心,隨他們的意愿自然發展。有人問他為何這樣做?他答道:“堯之子丹朱不賢良,并未缺少教育;好學苦讀的寧越,我并未聽說他被父母打罵。”其子王恢之擔任新安太守,曾請假回來看望父母,他照樣限定時日,時間一到就不再見兒子。探親假快要結束,兒子來告別,王裕之還是不讓他進房見面,其子只得在房門外辭別,揮淚離去。
上一篇:《催租人敗興 周某》
下一篇:《共室火發 王獻之 王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