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輪
【出典】 《后漢書》卷八十六《張皓傳》附《張綱傳》:“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貍!’遂奏曰:‘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多樹諂諛,以害忠良……僅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齒者也。’”
【釋義】 東漢張綱受命巡行州郡,他卻把車輪埋于洛陽都亭,表示決心留下來彈劾權貴;后因以埋輪作為稱美直臣敢于抨擊權貴的典故。
【例句】 ①昔年叨補袞,邊地亦埋輪。(孫逖《送李補闕攝御史充河西節度判官》1191)這里借以自述曾在邊地幕府攝御史之職。②獨有傷心石,埋輪月宇間。(杜甫《石鏡》2442)這里借用“埋輪”的字面,以之喻指石鏡。③千載埋輪地,無人興一言。(蔣冽《經埋輪地》2883)這里對埋輪地無詩追懷張綱,表示不平。④圣朝寰海靜,所至不埋輪。(劉禹錫《早秋送臺院楊侍御歸朝》4085)這里反用“埋輪”典,切合侍御的身份稱頌政治清明,朝中無佞臣需要彈劾。⑤荀家位極兼禪理,應笑埋輪著所操。(薛能《蒙恩除侍御史行次華州寄蔣相》6490)這里以“埋輪”典表現自己出任御史。⑥犍為何處在,一擬吊埋輪。(薛能《春日寓懷》6495)“埋輪”的張綱為犍為武陽人。作者以“吊埋輪”表現自己對剛直之臣的欽仰,對權奸佞臣的憎惡。⑦應笑張綱謾生事,埋輪不得在長安。(羅隱《淮南送盧端公歸臺》7553)張綱埋輪后遷為廣陵太守。廣陵即唐淮南節度使治所,這里化用此典為襯托,說明端公居官能糾察壞人,來到淮南又返御史臺,情況與張綱有別。⑧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崔涂《寄舅》7777)這里用張綱事,謂舅父負有彈劾奸佞的使命。
上一篇:四皓
下一篇: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