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賦》簡介|介紹|概況
賦篇名。西漢賈誼作。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班固《漢書·賈誼傳》說:“誼既以適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誼追傷之,因以自諭。”梁代劉勰《文心雕龍·哀吊》說:“賈誼浮湘,發(fā)憤吊屈,體同而事核,辭清而理哀。”宋代蘇軾《賈誼論》說:“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縈紆郁悶,趯然有遠舉之志;其后以自傷哭泣,至于夭絕,是亦不善處窮者也。”清代劉熙載《藝概》說:“賈誼《惜誓》、《吊屈原》、《鵩鳥賦》,俱有鑿空亂道意。騷人情境,于斯猶見。”本篇是賈誼流謫長沙、行至湘水時所作。作品對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和悼惜,控訴了迫害屈原的那個是非顛倒、毫無公道的社會。同時,作者借憑吊屈原,也抒發(fā)了自己遭讒被貶后悒郁悲憤的心情。賦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以善鳥仁獸比喻賢人,以兇禽惡獸比喻奸佞。這是楚辭中常用的手法,本篇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同時,本篇還多用排比、對偶的句式和對比、夸張的手法,使文章形象鮮明,感情強烈。在語言上,既能做到辭藻華麗、音節(jié)諧美,又無過分雕琢和堆砌的毛病。整篇賦作精煉緊湊,結(jié)尾在戛然而止中寓有深刻的感慨。
上一篇:《古風(fēng)·秦王掃六合》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詠史》簡析|導(dǎo)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