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布朗庫西
布朗庫西是20世紀早年法國最有個性的人物,也是本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之一。他誕生在羅馬尼亞,是農民的兒子。1887年他離開家鄉,做了一個時期的幫工。1894年到1902年間,跟一位家具木匠當學徒,并在省城克拉約瓦學習。1898年至1902年之間,他在布加勒斯特美術學院繼續學習,而后于1902年,取道德國和瑞士,在1904年到達巴黎。在巴黎美術學院師從雕塑家黑塞進一步深造之后,他開始在國家沙龍舉行展覽,后來又在秋季沙龍展出作品,羅丹十分欣賞布朗庫西的作品及其才華,曾邀請他當一名助手,但布朗庫西拒絕進行古典主義的改造,說“大樹底下不長草”。從此,他開始了獨立的探索,布朗庫西經歷過學院派寫實主義的訓練,深受羅丹雕塑中表現人體瞬間運動的印象主義風格影響,在這之后又研究過馬約爾的女性人體雕像的美感和立體主義藝術的理性分析,但是,他毅然擺脫了這一切,又從古老原始的藝術中汲取營養,沒有人曾像他那樣嚴格地摒棄一切多余的細節,經過不斷地簡化和提煉,他終于創造了一種單純而富有詩意的雕塑語言。他說:“單純并不是藝術的最終目標,只是當我們在接近事物的本質時就不由自主地達到單純的境地。“布朗庫西離開羅馬尼亞之后,一直定居于巴黎,1952年還加入了法國藉。盡管如此,對故土的懷念和羅馬尼亞人的民族氣質卻始終滲透在他的藝術創作之中,他晚年的許多木雕作品尤其說明了這一點。
布朗庫西在雕塑藝術中,一反往常人們對宏大莊嚴和富于激情的紀念性雕塑的一貫追求,潛心探索表現單純寧靜,引人深思的小型室內雕塑。他的藝術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之于精美的制作之藝。在布朗庫西的作品中,雕塑的母題不多,也從未拋棄自然形象,但他極善于采用不同材料來表現同一題材或形態。每次只經過細小的變化和調整就能創造出全然不同的獨特作品。橢圓形是布朗庫西雕塑中的最基本的形式,確切地說是核心,是胚胎,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因為布朗庫西認為橢圓體既是具體的,又是抽象的,它包含著形式和思想的雙重意義。布朗庫西是一位追求絕對的雕塑家,他保持著永不衰竭的藝術童心,使他的創作很少有反叛和挑戰意味,他的探索與革新是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雕塑藝術的傳統觀念。布朗庫西的同代人保爾·瓦雷里這樣評價他的藝術:“思想必須隱藏在詩句中,就像水果富于營養; ……有人從中獲得快樂,也有人從中領悟真諦?!?
上一篇:西方文學·電影·實驗電影②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格爾尼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