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鮑參軍集
詩文別集。一作《鮑氏集》、《鮑明遠集》。南朝宋鮑照撰。照罹難后,篇章流散。至南齊武帝永明(483—493)間,文惠太子蕭長懋命散騎侍郎虞炎廣事蒐訪,始輯成《鮑照集》。虞炎序稱:“年代稍遠,零落者多,今所存者,倘能半焉。”此時上距鮑照之死僅二十年,其詩文已佚其大半。《隋書·經籍志》著錄《鮑照集》十卷,附注:“梁六卷。”所謂六卷本當是虞炎原本,嗣后有所增補,故得為十卷。此十卷本歷唐、宋而流傳不絕,唯唐避武后諱,改鮑照為鮑昭,南宋又易名《鮑參軍集》(《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六)。南宋十卷刻本至清初猶存(《絳雲樓書目》卷三),《四部叢刊》影印的明毛扆校宋本《鮑氏集》十卷,《四庫全書》采用的明武帝正德五年(1510)朱應登刊本《鮑氏集》十卷,其集名、分卷、篇第均與宋本無大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疑朱本乃明都穆所重輯,不確。明又有薛應旂《六朝詩集》本《鮑氏集》八卷、張燮《七十二家集》本《鮑參軍集》六卷、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鮑參軍集》二卷。二張本分卷、篇第與十卷本不同,顯然出于重輯。近人丁福保輯《漢魏六朝名家集》,其中《鮑明遠集》三卷,卷一至二賦及雜文,卷三樂府及詩,分別以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明馮惟訥《古詩紀》為底本。1958年,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錢仲聯箋注《鮑參軍集》六卷,此稿原為清錢振倫據明張溥本重編,卷一賦、表、疏,卷二啟、書、頌、銘、文,卷三至四樂府,卷五至六詩、聯句,附鮑令暉詩。此為鮑氏兄妹的全集。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錢仲聯增補集說校勘的新一版。又,黃節補注《鮑參軍詩注》四卷(清錢振倫原注),內附《鮑令暉詩注》一卷(清吳兆宜原注),有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高郵耆舊詩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