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印度近代偉大詩人和作家泰戈爾一生創作中長篇小說12部,短篇小說百余篇,戲劇20余種,還作了2000余首歌曲和1500幀畫,表現出很高的文學、藝術造詣。泰戈爾的詩歌繼承了古代梵文和孟加拉詩歌優秀傳統,形成韻律優美、抒情性強、清新健康的獨特風格,從而被不少國家稱為“詩圣”。作于1913年的《新月集》,是泰戈爾自譯的英語詩集,取名“新月”,在于歌頌代表未來希望的兒童世界。集中所收37首散文詩,以清新自然的筆調,描繪了天真爛漫兒童的純樸無邪,歌頌了偉大的母愛。《孩童之道》中說:“他知道有無窮的快樂藏在媽媽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媽媽親愛的手臂擁抱著,其甜美遠勝過自由。”《園丁集》問世于1913年,是關于愛情和人生的抒情詩,共85首。該集由第一首詩中主仆對話,仆人要求作園丁而命名。園丁培育花草,是美的象征和創造者。詩人也創造了美,描寫青年男女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這是三月的月明之夜;空氣里有鳳仙花的芬芳,我的橫笛拋在地上,你的花串也沒有編成。你我之間的愛慕像歌曲一樣的單純。”整部詩集委婉輕柔、真摯細膩而獨具特色。1916年詩人在孟加拉語詩《微思集》基礎上翻譯創作的英語詩《飛鳥集》,共收325首格言短詩,這些詩人的“微思”——剎那間的體驗感受,被詩人自己比作長途跋涉的飛鳥留下的蹤跡。集中一首首抒情短詩“是綠葉的“簌簌之聲”在詩人心中“歡悅地微語”的杰作,沒有格律韻腳限制,自由流暢地將意境和情感融而為一。
泰戈爾這些飽含哲理的詩作,以豐富的想象,抒情的格調,生動的筆法而蜚聲世界文壇。
上一篇:《新方言》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新譯〈紅樓夢〉回批》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