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黃任
字于莘,一字莘田,號十硯老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1702)舉人,屢試禮部不第,流寓姑蘇,頗事聲色,大病而歸。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會試不中,赴部詮選,為廣東四會縣令,兼攝高要,有惠政,長于吏事,為上官所器重。時值歲饑,為粥賑饑,全活者無數。為讒者所劾,言其縱情詩酒不理事,罷歸時即以“飲酒賦詩,不理民事,奉旨革職”自旌其舟而去。歸時惟端硯數枚、詩束兩牛腰而已。一生落拓不偶,其詩多借詠物懷古、美人香草以攄寫其負謗含冤和失志不平之情,如:“酒壘詩城昔張軍,冷灰殘燭痛離群。南皮散后風流歇,臨老襟懷盡在君。”“君去還能幾日留,友聲無伴苦相求。秋江已長蒹葭水,怕聽伊人說買舟。”(《夏日香草齋即事同朱六幼芝作》)詩人之感傷不僅因為友人離去,也包含有身世之感。任以艷體聞名于世,艷詩雖多為涉足狹邪之作,但不流于輕薄猥褻、尖新刻露,而往往寫得低徊宛轉、醇厚蘊藉,如其名句:“蓮子有心生太苦,藕絲無力系偏長”;“腸成寸寸回文錦,淚是星星記事珠”(皆見《無題八首和徐懶雲》)。也有一些關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如:寫于廣東四會的《筑基行》揭露了惡吏借修筑水利工程以魚肉農民;《賑粥行》描寫了青黃不接時農民瀕于死亡的情景。這類詩篇大多質樸通俗,不加修飾,與其整體風格有異。任長于近體,尤工七絕,存詩一千一百馀首,七絕居六百馀首。詩學李商隱、杜牧、溫庭筠、蘇軾的俊逸之處,故清麗芊綿、深長有味。其《楊花》一首為當時所傳誦:“行人莫折柳青青,看取楊花可暫停。留底不知別離苦,后身還去作浮萍。”還工書法,好儲硯。著《秋江集》六卷。《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一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鮑參軍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黃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