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惜抱軒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四十九卷,詩十一卷,清姚鼐撰。鼐見《五七言今體詩鈔》。
姚氏論詩崇尚“大美”,其理想的美學境界為:“青巖萬仞立,丹鳳千里翥。寶氣照山川,芳草出雨霧。”
姚詩雖多為朋友贈答、記游懷古、詠物題畫、模山范水之作,但還是實踐了其美學理想的。如《柬王禹卿病中》:“群舒山色如連云,萬里江濤蹙山動。我昔結屋山中居,歊霧蒸云日澒洞。青簑短棹放中流,山壑貞觀信天縱……”慰問朋友疾病而毫無衰颯之氣。《米友仁楚江風雨圖卷》:“萬山欲駕云飛去,風雨江聲挾東注。波翻雨橫客登樓,天地渾茫不知處。藤崖高下懸太陰,霾霧冥蒙露江樹。颯颯見漂柯山動,急雨小停江浪涌。低昂島溆數舟行,寂寞魚龍暮天恐。楚天晴甸亦蒼茫,況值蕭條風雨涼。山鬼含睇帝子怨,海州忽近吳天荒……”圖畫中的風雨仿佛迎面撲來。這些作品氣勢雄偉,境界闊大,沉雄橫逸,力能扛鼎。其寫廬山瀑布:“石梁忽貫青霞落,倒海流云走空壑。萬谷鈞天廣樂鳴,思鳥哀猿一時作。”(《望廬山瀑布》)寫泰山觀日出:“海隅天光一線動,山如舞袖招長風。使君長髯真虬龍,我亦鶴骨撐青穹。天風飄飄拂東向,拄杖探出扶桑紅。地底多輪幾及丈,海右天雞才一唱。不知萬頃馮夷官,并作紅光上天上。”(《登泰山觀日出》)讀之使人心胸開闊,感情得到升華。姚氏善于以古文義法融于詩中,使得詩章勁氣盤折,風格孤峭,這在姚近體詩中尤為明顯,如《河上雜詩》:“海上青天雷雨豗,驚濤奔入亂山開。青冥楚越孤帆去,浩蕩淮沂四面來。春草不知韓信里,秋風曾到項王臺。誰明鼓楫中悲慨,仰視云霄數雁迴。”風格蒼老,筆勁氣健近于黃庭堅,但其來源是借鑒了古文的寫法。
姚詩寫景善寫氣氛,如寫長沙岳麓山深秋傍晚情景:“萬林圍一嶺,古寺仰白日。客來亭午后,峰陰落崷崒。山巔長風起,鼓蕩四蕭瑟。寒聲沉溪涯,激轉久未畢。”使人如身臨其境。
姚詩中也有一些抒寫厭惡塵俗和對嚴刑峻法不滿的作品,但數量不多。姚氏為桐城派巨子,姚之前桐城派文人多不以詩名,自姚氏之后桐城派文人也開始重視詩歌創作,如梅曾亮、姚瑩、方東樹等人都受到姚氏直接影響,推動了道光、咸豐間的詩風轉變。
姚集先為作者手定,凡十六卷,去取甚嚴,最早有嘉慶間刻本。此集則為同治間刻本,另有《惜抱軒詩鈔釋》六卷,選詩三百五十余首,為其玄孫姚永樸注釋,有1926年排印本。又及中國書店1991年據此本之影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夏完淳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復初齋詩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