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詞論· 聽秋聲館詞話》新詩鑒賞
詞論,二十卷,清丁紹儀撰。紹儀見《清詞綜補》。
此書是清代卷帙較繁的一部詞話。它以品藻歷代名篇佳句、評論明清兩代詞作和記錄清代詞事為主。從中可見丁氏論詞主浙西派詞說。他贊揚朱彝尊詞含蓄無盡,言其“于南北宋詞兼收并采,蔚為一代詞宗,顧僅以玉田自擬”。
紹儀對于常州詞派詞論和張惠言的詞論亦有所批評。他說:張論詞“專主比興,所選詞自五季迄同時朋從,僅四百余闋,矜嚴已甚。顧學之者往往非平即晦,蓋詞固不尚尖艷,亦不宜過求純正,如彈古瑟,誰復耐聽。”這說明丁氏認為詞作為歌唱性文藝形式,不應寫得太“純正”、古板,而要適于歌者之口和聽者之耳。
因此,他注重“格調”(此處“格調”僅指音律聲韻)說:“自來詩家,或主性靈,或矜才學,或講格調,往往是丹非素。詞則三者缺一不可。蓋不曰賦,曰填,則格調最宜講究。否則上去不分,平仄任意,可以娛俗目,不能欺識者?!边@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推之極端。
書中對于《詞律》之舛謬多有訂正。如《詞綜》選詞,許多未經考訂,《詞律》采之以為范式,沿用其誤;其他采于“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的,亦未及細校。其中錯誤、訛字、脫字、衍字,甚至脫落字句處亦復不少。丁氏都細加訂正,可為整理詞律者參考。書中還發掘了一些為《詞綜》《明詞綜》所遺漏的名篇佳作,從而也指出了兩書的缺失。
此書記載了一些與詞創作有關的重大事件。如文字獄在康、雍、乾三朝最盛,至嘉慶較緩和,什么原因呢?丁氏寫道:“至嘉慶初,大興朱文正(珪)于造膝時,奏言詩文之詆謗本朝者,正如桀犬狂吠,圣人大公無私,何所不容,禁之則秘藏愈甚。仁宗然之,禁始弛。明末遺書,遂復有刊行者。”在論及屈大均詞時亦說:“所著《道援堂集》頗近青蓮。顧多觸犯本朝語,嘉慶以來書禁弛,其集始行?!?/p>
此書初刻于同治八年(1869)。常見者有中華書局1986年排印《詞話叢編》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劉隨州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山谷全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