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shī)詞典故·弄巧成拙
【出典】 北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卷二○《首尾吟一百三十五首》其四八:“弄巧既多翻作拙,堯天非是愛(ài)吟詩(shī)。”北宋·黃庭堅(jiān)《豫章集》卷一五《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huà)足。”
【釋義】 在北宋詩(shī)文中,以“弄巧成拙”指本想賣弄聰明能干卻做了蠢事。
【例句】 底用乞靈求太巧,看世人,弄巧多成拙。(李曾伯《賀新涼·巧夕雨,不飲,啜茶而散》2814)這里用前人成語(yǔ),暗諷投機(jī)取巧、希恩固寵的世俗之輩。
詩(shī)詞典故·弄巧成拙
【出典】 北宋·邵雍《伊川擊壤集》卷二○《首尾吟一百三十五首》其四八:“弄巧既多翻作拙,堯天非是愛(ài)吟詩(shī)。”北宋·黃庭堅(jiān)《豫章集》卷一五《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huà)足。”
【釋義】 在北宋詩(shī)文中,以“弄巧成拙”指本想賣弄聰明能干卻做了蠢事。
【例句】 底用乞靈求太巧,看世人,弄巧多成拙。(李曾伯《賀新涼·巧夕雨,不飲,啜茶而散》2814)這里用前人成語(yǔ),暗諷投機(jī)取巧、希恩固寵的世俗之輩。
上一篇:典故《卯金之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弄琴臺(tái)》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