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的文獻·明代戲曲文獻·現存明代戲曲文獻述要·傳奇總集和合集
傳奇上承宋元南戲,發展成明清戲曲文學的主要形式,作家輩出,作品眾多。據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著錄,明傳奇有姓名可考者618種、無名氏作品332種,總計950種,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又有所增加,其總數約在一千二百種左右,如今所存也不過二百多種。
(一)傳奇總集
1.別本《繡刻演劇》。明代萬歷年間,戲曲出現空前繁榮的盛況,為了適應廣大讀者和演出的需要,南都金陵書坊唐氏富春堂、世德堂、文林閣、唐錦池、文秀堂等,刊印了大量傳奇劇本?!昂笃鋾娲鶜w唐氏,始匯印為是編,總為6套,每套10本,都60本。每套前有書衣一葉,題《繡刻演劇第幾套》。”(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集部·曲類”)這應該是最早的“六十種曲”。為了不與毛晉汲古閣的《繡刻演劇》相混淆,有的學者冠以“別本”二字以示區別①。傳本極為罕見,北京圖書館原庋藏一部,每冊1劇,存劇52冊,當非全帙。1941年,為避免日本侵略軍掠奪,其中45冊隨該館大批珍本運往美國寄存,現存臺北中央圖書館。還有20卷,7冊7劇,即《香囊記》《荊釵記》《浣紗記》《琵琶記》《易鞋記》《尋親記》和《金貂記》,因裝箱時遺漏,未被帶走。南京圖書館還藏有一部殘本《繡刻演劇》,為“第四套”,10冊28卷,計有《水滸青樓記》《虎符記》《白袍記》《鸚鵡記》《紫簫記》《玉環記》《千金記》《灌園記》《還帶記》《白蛇記》。其中《水滸青樓記》《千金記》為他本所無。上海圖書館另有《白兔記》《雙忠記》2種。至此,可知別本《繡刻演劇》,今存173卷,56冊,尚有4冊4劇,即《琴心計》《東窗記》《升仙記》《牧羊記》等,也可用現存其他富春堂本補齊。
別本《繡刻演劇》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萬歷時金陵唐氏書林所刻戲曲幾乎囊括在此集中,如為學者看重的富春堂本,據說號稱百種。唐氏刻書各個時期版式都不一樣,每書都配有大量繡像插圖,為研究明代戲曲版本、版畫提供了大量實物資料。所存56種劇作,其中 《趙氏孤兒記》《高文舉珍珠記》《投筆記》《魚籃記》《袁文正還魂記》《胭脂記》《易鞋記》《驚鴻記》《雙紅記》等28種,大多是民間弋陽腔的演出本,為汲古閣《六十種曲》所無。56種中不少是稀見本,甚至是孤本,如《水滸青樓記》僅吳梅原藏有,后毀于戰火,而保存在此書第四套中富春堂刊本就顯得特別珍貴;又如《重刻出像浣紗記》《玉簪記》與他本也不同,可作為考察這兩種傳奇版本流傳情況的參考。
2. 《繡刻演劇》(即《六十種曲》)。明末毛晉汲古閣刻,也分為6套,每套10種,都120卷。因非一時所刻,故未題《六十種曲》名,書前既無總序,也沒有列總目。只在每套第1種的扉頁上標出“第幾套”,再列出10個劇的名稱。扉頁后有“弁語”一篇。這種版式劃一、行款精整的原刻本,流傳至今已無全帙,多為單行零本,可謂鳳毛麟角,被公私收藏家所珍藏,國內以吳曉鈴收藏最多,約有三十多種,今歸首都圖書館庋藏??滴跄觊g,出現一種重印本,有“汲古閣訂”字樣,才始稱“六十種曲”。僅?!把輨∈滋综驼Z”,其他5篇佚失;劇本排列順序,除第1、第3、第5諸套外,其他各套均被打亂,顯然已非舊觀。清代以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本最為流行,然此本文字漫漶,頁數次序,尤多舛誤。1935年,上海開明書店據此校點排印出版。1954年,文學古籍刊行社用開明書店本紙型重印,請吳曉鈴校訂,并調整了劇本排列次序,恢復了原刻初印本的本來面貌。又輯得4篇“弁言”補入集中,然而第六套“弁言”尚未發現,暫付闕如。1958年、1982年中華書局兩次據以影印,這是目前最為完備、最為流行的《六十種曲》。另外復旦大學圖書館尚存清石韞玉批?!读N曲》殘本一部,存《幽閨記》《明珠記》《紅拂記》《還魂記》等26種52卷。
《六十種曲》中除《西廂記》為北雜劇外,其余59種為有明一代各個時期南戲和傳奇的代表作,如《琵琶記》和“荊、劉、拜、殺”被公認為五大南戲,收入此集中的刊本都經過明人改編而傳奇化,但猶可反映元末明初南戲發展的風貌。《千金記》《精忠記》《八義記》《三元記》《繡襦記》是明代前期的劇目,膾炙人口,一直傳唱不衰。湯顯祖是明代的戲曲大家,編者不僅選了他的全部作品,還兼收碩園改本《牡丹亭記》,這并非編者獨崇尚于湯氏,而是談明曲者莫不瓣香臨川,以其為宗?!都t拂》《浣紗》《鳴鳳》《玉簪》《義俠》《紅梨》諸記,都是昆山腔劇目中的精品,名噪一時,傳播遐邇。而《西樓記》則是明末的重要作品,演出幾無虛日,有壓倒《燕子》《春燈》之勢。《獅吼記》的諧謔、《東閣記》的諷刺,皆令人捧腹,是傳奇中別一格調,為喜劇中的佳作。還有不少劇作雖囿于才子佳人戲的俗套,缺乏新意之筆,但其中或以音律見長,或以場上為工,或以單折為人所見賞,也都兼收并蓄。又如“以時文為南曲”的《香囊記》,以駢儷著稱的《玉玦記》,對明曲駢儷派的形成起過推波助瀾的消極作用,盡管為時人所指斥,但它們在戲曲史上不容忽視,還是錄入集中??傊?,這部《六十種曲》的選目,既有所突出和側重,又顧及到其他方面,可以說是比較審慎和妥善的選本。但編者對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則采取排斥態度,是這個戲曲集最大的缺憾。此書所收《精忠記》《八義記》《三元記》《春蕪記》《懷香記》《彩毫記》《運甓記》《鸞記》《四喜記》《投梭記》《贈書記》《雙烈記》《龍膏記》《雙珠記》《四賢記》 以及碩園改本《牡丹亭記》等16種,此前未曾全部刊刻,雖有個別印行過,但不見傳本存世,因此,它們是彌足珍貴的孤本?!读N曲》是繼《元曲選》之后,又一部流傳很廣、影響較大的古代戲曲作品集,它們交相輝映,堪稱曲選中的雙璧。黃竹三、馮俊杰主編有《六十種曲評注》,2001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二)傳奇合集
1.《李卓吾評傳奇五種》,10卷10冊,明萬歷刻本。此書原為鄭振鐸藏,今存臺北中央圖書館。“五種傳奇為:《浣紗記》《金印記》《繡襦記》《香囊記》及《鳴鳳記》。其中《金印》《鳴鳳》《香囊》三劇尤罕見。圖版精良,觸手若新?!朵郊営洝肥子腥涛宸N傳奇總評,甚關重要”(《西諦書話·劫中得書記》)。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曾說:《金印記》《繡襦記》“尚有明萬歷間刻李卓吾批評本,惟不詳收藏者”。此書所收這兩本或者就是他所指。但卓吾評劇僅《西廂》《琵琶》《拜月》《紅拂》《玉合》等數種,不少為葉晝偽托,明人錢希言已經在《戲瑕》卷三《贗籍》中指出:“比來盛行溫陵李贄書,則有梁溪人葉陽開名晝者,刻畫模仿,次第勒成,托于溫陵之名以行?!?/p>
2. 《繡像傳奇十種》,明文林閣編輯,萬歷間金陵文林閣刻本。20卷10冊。收明傳奇10種,即《牡丹亭記》《蕉帕記》《四美記》《魚籃記》《義俠記》《浣紗記》《云臺記》《珍珠米爤記》《易鞋記》《袁文正還魂記》。這10種傳奇也見于別本《繡刻演劇》。像《四美》《魚籃》《云臺》《珍珠》《易鞋》《還魂》諸記,都別無他本,依靠文林閣刻本才得以保存。此書原為王國維所有,今收藏于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圖書室。
3.《墨憨齋傳奇十種》,明馮夢龍輯,明末刻本。凡20卷。所收《新灌園》《酒家傭》《女丈夫》《量江記》《精忠旗》《雙雄記》《萬事足》《夢磊記》《灑雪堂》《楚江情》等。除《雙雄》《萬事足》兩劇為馮夢龍自己創作外,其余都是馮氏改定張鳳翼、史槃、湯顯祖、佘翹、李玉諸人之作。此書還有清鐵瓶書屋重印本、明末刻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本(更名為《墨憨齋新曲十種》)傳世。另有明末刊刻的殘本流傳,如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圖書館藏有《墨憨齋重定傳奇五種》(即《夢磊記》《灑雪堂》《酒家傭》《新灌園》《人獸關》)和《墨憨齋重定傳奇四種》(即《楚江情》《雙雄記》《夢磊記》《灑雪堂》)。馮夢龍為了“正時尚之訛,挽劇壇于靡濫”,對數十種劇作進行整理和改編,使其能“案頭場上兩擅其美”。今可考知者僅有17種,1960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在上述10種外,又收入《風流夢》《邯鄲夢》《人獸關》《永團圓》等4種,總計14種,編為《墨憨齋定本傳奇》影印出版。另有5種改本,《三報恩》《殺狗記》未收;《雙丸記》《占花魁》《一捧雪》已佚。如果沒有馮氏的改本,史槃的《夢磊記》、梅孝己的《灑雪堂》、李梅實的《精忠旗》等,都難以流傳下來。馮氏在每個改本上都寫有眉批,大多數改本都有序和總評,表達他對于戲曲創作和改編的意見,是研究馮夢龍戲曲思想的可貴資料①。
4. 《玉夏齋傳奇》。原為明崇禎刊刻的《十種傳奇》,清初玉夏齋重印時,改為今名。兩種刻本俱存,凡22卷,所收明人傳奇九種,即《喜逢春》《春燈謎》《鴛鴦棒》《望湖亭》《荷花蕩》《花筵賺》《長命縷》《金印合縱記》《鳳求凰》,以及雜劇《四大癡》一種(包括酒、色、才、氣四劇)。《喜逢春》《望湖亭》《荷花蕩》《長命縷》《金印合縱記》諸劇比較罕見。清嘯生《喜逢春》第17出《封爵》寫努爾哈赤率兵犯寧遠、錦州,被明軍統帥袁崇煥擊敗,努爾哈赤氣急,背發疽而死。據清王先謙《東華續錄》載:乾隆四十年(1775)閏十月辛酉,乾隆皇帝檢閱各省呈繳應毀書籍內有金堡所著《遍行堂集》,韶州知府高綱曾為此集作序并為募貲刊行,于是下令搜查其子高秉家,查抄出《喜逢春傳奇》,因有違礙而被禁毀?!断卜甏骸妨杏?0種之首,浙江巡撫不分青紅皂白,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又將《十種傳奇》列為《禁書總目》。北京大學圖書館還藏有《十分春色》,不著編者和刊刻年代,有插圖,所收劇目與《玉夏齋傳奇》相同,當是另一刊本。
注釋
① 程有慶《別本<繡刻演劇>六十種考辨》,《北京圖書館館刊》1993年3—4期。① 陸樹侖《黑憨齋定本傳奇雜考》,《戲曲論叢》第一輯(1986年5月)。
上一篇:宋代文學與政治·宋代朋黨政治與文學創作的價值取向·以理遣情
下一篇:佛教與魏晉南北朝文學·佛教的傳入與佛典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