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二卷。清沈德潛撰。沈德潛(1673—1769),字確士,號歸愚,江蘇長洲(今吳縣)人。乾隆進(jìn)士,曾任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與乾隆皇帝詩交甚厚,謚文愨。此書是雍正九年(1731)春,沈氏在小白陽山僧舍讀書時,隨手記下的筆記。所謂“晬語”,作者自解道:“擬之試兒晬盤,遇物雜陳,略無詮次也,然俱落語言文字跡矣?!薄墩f詩晬語》分上、下二卷,論詩上自先秦,下迄明代,對于詩的功用、風(fēng)格派別的流變以及詩人詩作,俱有述評。其論詩偏重格調(diào)說,主張溫柔敦厚,提倡儒家的詩歌觀點。
沈德潛為葉燮門人,習(xí)聞師說,其論述詩之源流正變,雖不如葉燮《原詩》有系統(tǒng),但剖析精審,要言不煩,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及流派,往往能提出非常深刻而獨到的見解,如他說:“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xué)識,斯有第一等真詩。如太空之中,不著一點;如星宿之海,萬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動,萬物發(fā)生。古來可語此者,屈大夫以下,數(shù)人而已?!贝送猓麑Ω鞣N詩體的作法技巧,各個時代的代表詩人和代表詩作,也都提出了許多精辟的見解,如他說:“漢、魏詩只是一氣轉(zhuǎn)旋,晉以下始有佳句可摘。此詩運升降之別?!庇终f:“陶詩勝人在不排,謝詩勝人正在排?!庇终f:“太白想落天外,局自變生,大江無風(fēng),濤浪自涌,白云卷舒,從風(fēng)變滅,此殆天授,非人力也?!庇袝r,他對一些詩作也提出了獨特的評價,也不因人廢詩,對隋煬帝、楊素等人的詩都作了合理的褒貶。沈德潛另著有《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等書,其中的評語與此有同有異,即使同者中也稍有出入,如果把這些書與此相參照,便可看出他論詩的全貌。然而,由于沈氏論詩主格調(diào)說,提倡儒家正統(tǒng)的詩教觀念,這又給他的詩論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如他在此書開篇頭條便說:“詩之為道,可以理性情,善倫物,感鬼神,設(shè)教邦國,應(yīng)對諸侯,用如此其重也?!逼渲杏终f:“《詩》本六籍之一,王者以之觀民風(fēng),考得失,非為艷情發(fā)也。”因此,他對齊梁、溫李之艷情、韓偓之香奩等詩評價均不高。不過,盡管有些弊端,由于沈氏對詩的鑒別和理解能力極深,它仍是清代十分重要的一種詩話,在清代中后期曾產(chǎn)生過十分廣泛的影響。清人李元春、許印芳,日本人近藤元粹等都給它作過評論。
曾收入《沈歸愚詩文全集》,另有《詩觸叢書》本、《玉雞苗館叢書》本、《嘯園叢書》本、《談藝珠叢》本、《國朝名人著述叢編》本等?!肚嗾仗脜矔繁?、《三家詩話選》本作一卷。1963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曾據(jù)丁福保的《清詩話》本標(biāo)點印行,即收在《清詩話》下冊,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稍加修訂出版,這是目前易找而又較好的一個本子。
上一篇:論文偶記
下一篇:一瓢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