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之分為“婉約”、“豪放”兩大基本流派,起于明張綖《詩馀圖譜·凡例》后之“附識”:“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詞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故東坡稱少游為‘今之詞手’。”張綖對詞所作的“大略”劃分,有助于在總體上把握詞的兩種最基本的風格傾向,故明以后詞學界廣泛沿襲使用,其影響直至于今。宋代詞人已有詞須思致委婉、意蘊深長之觀念。秦觀、周邦彥為北宋婉約詞最有成就的詞人,南宋婉約詞之大家則為姜夔、吳文英,探其源頭可上溯至五代的花間詞派和南唐詞派。婉約詞以男女情事、傷春傷別為直接題材,以柔婉、纏綿的心緒為基本情結(jié),而通過“情景交煉”的意境含蓄地表現(xiàn)耐人尋味的情思,并在其中融入微妙而又廣泛的人生體驗。婉約詞傷感纏綿的情感基調(diào)及其迂回曲折的表現(xiàn)方式,有別于“言志”之詩。清朱彝尊《陳緯云<;紅鹽詞>;序》云:“詞雖小技,昔之通儒巨公往往為之,蓋有詩所難言者,委曲倚之于聲,其辭愈微,而其旨愈遠。蓋言詞者假閨房兒女之言,通之于《離騷》、變雅之義,此尤不得志于時者所宜寄情焉。”李清照等婉約詞人堅持詞乃“別是一家”,嚴分詩、詞之界,而歷代詞人也大都奉“婉約”為正宗。
上一篇:什么是南唐詞派
下一篇:什么是自然主義文學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