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狐媚史》簡介|鑒賞
據(jù)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附目一“存疑目”中著錄,疑即《妖狐艷史》。《妖狐艷史》,全稱《新編妖狐艷史》,六卷十二回,撰者未詳。今存松竹軒刊本,封面右上題“開卷一笑”,左下署“松竹軒編”,書名置中間。無序跋及刊刻年月,目錄頁題《新編妖狐艷史》,各卷之首題《新編妖狐艷史小說》。正文半頁8行,行20字。藏日本東洋文化研究所。
小說敘宋時江西地方離城三十里處有座青峰嶺,內(nèi)有靈禽異獸,其間桃花洞中有兩只母妖狐,一叫桂香仙子,一叫云香仙子,二妖聞城中普寧寺廟會演戲,變作美女前去戲耍。城中富戶春匯生,生有一子明媚,年已十六,眉清目秀,這日因先生放學(xué),亦攜仆春發(fā)兒入寺看戲。二妖見明媚美貌可佳,將其攝入洞中梅花暖亭,佯稱系天庭站班奏樂的仙女,明媚前生為金童,有夫妻之分,明媚見二女嬌美,又聞此說,便與之嬉戲。桂香抽身去東邊暖閣小解,見兩個十五六歲童子正在其中同性相狎。此二者,乃嶺下南風(fēng)洞中公狐精,一叫海里娃,一叫到口酥,曾與桂香、云香結(jié)拜,你貪我愛,遂成皮纏帳的親戚。這日到桃花洞尋歡,因不見二女,便在此閣中茍且。桂香見之,亦想進內(nèi)湊熱鬧,轉(zhuǎn)思不如回亭與明媚玩耍新鮮。時明媚與香云事畢,見桂香歸來, 又與之相戲,至情濃時,海里娃與到口酥進來,口稱明媚為干姐夫,而與云香相戲,明媚甚感慚愧。入夜忽電閃雷鳴,郁雷神將二雄狐劈死,二雌狐囚禁,促其回心向道,并斥責(zé)明媚與二妖鬼混,白日宣淫,又指出他“命該有狐貍之緣”,明媚發(fā)誓愿遵教化。
明媚自洞中出來,尋路回家,忽見一廟宇,上書“月素仙居”。二女童邀他入內(nèi),月素仙女告訴他,自己是修煉千年的狐仙,五百年前在云南蜈蚣山為獵人所獲,時明媚前身是當(dāng)?shù)氐闹h,將狐救放,今當(dāng)聚首以報恩,又有月素之舅胡老叟為之做媒,明媚遂留居于此。
春發(fā)兒因狂風(fēng)刮走小主人,恐遭責(zé)罰,央鄰居屠能為之說情。屠能本是春府家人,私偷暗竊,漸成家業(yè),贖身自立,因其為人詭詐狡猾,人稱“蛋子財主”。春匯生夫婦聞訊,派人四處尋找。忽來兩道人,一名生心,一名生意,自稱為蘇州天齊廟募化修復(fù)廟宇,善能捉妖。屠能代為傳報,春匯生將其請至家中款待,求其捉妖救子。二人本是揚州府盜竊府庫銀兩在逃的囚犯,并無法術(shù)武藝,只是借募化騙銀。為圖春匯生所許的千兩銀子,二人將所攜包裹交屠能代管,一同進山,半路遇虎,生心被吃,生意逃回。春匯生為之?dāng)[酒壓驚。屠能因見包裹內(nèi)為千兩白銀,便要殺生意以侵吞,生意則欲趁夜打劫后逃走。生意遂于前廳放火,正欲去后室,被藏在暗處的屠能砍死。胡老叟早于火起時把袍袖一煽,將火引向屠能住房。屠能為進去取銀兩,撲入火中,結(jié)果被燒死。
春匯生正為生意被殺和大火驚疑,闖進十?dāng)?shù)個緝捕生心、生意的差役,向他要人,并將他拘捕。此夜知縣夢一老人向他訴說春匯生的冤情,其夫人也夢一仙姑口稱是春匯生兒婦,告說殺道人的兇手已被燒死,所盜銀兩現(xiàn)在屠家廢墟內(nèi)。次日,知縣派人清出贓銀,將春匯生釋放。
明媚在山日與月素談詩作文,夜則分榻而眠,一住三月,學(xué)問大增,月素遂送他下山回家應(yīng)試。因得仙助,連中三元,殿試中亞魁。京中梅尚書為人奸佞,原將其女朱云許配王兵部之子,見明媚才貌超群,便悔婚轉(zhuǎn)要招贅明媚為婿。月素暗隨明媚身旁,識破其謀,并知王兵部之女與明媚有緣,遂施法術(shù),梅尚書將明媚贅入府中,次日一看,竟是王公子。月素與王小姐同嫁明媚,后各生二子,月素緣滿歸山。
此書在清代一再被禁,分別見于道光十八年(1838)江蘇按察使設(shè)局查禁淫詞小說“計毀淫書目單”(清余治《得一錄》),道光二十四年(1844)浙江巡撫、學(xué)政設(shè)局查禁淫詞小說的“禁毀書目”(載《勸毀淫書征信錄》)和同治七年(1868)江蘇巡撫丁日昌查禁淫詞小說的“應(yīng)禁書目”(載《江蘇省例藩政》)。
目 次:
第 一 回 普寧寺前遇明媚 妖風(fēng)作入仙子居
第 二 回 牝(牡)狐精交戲后亭(庭) 桂香子窗外聽風(fēng)
第 三 回 海里娃回奉風(fēng)流債 到口酥戲敘濃情
第 四 回 明媚大鬧玲瓏榻 云香試春占頭籌
第 五 回 治瘡疾錯取藥料 桂香重調(diào)拔毒散
第 六 回 春匯生代酒被毆 柳夫人打夫?qū)ぷ?/p>
第 七 回 假道人化緣捉妖 老屠能窺財生心
第 八 回 被虎食托生畜道 郁雷立斬二牡狐
第 九 回 聞神教明媚歸正 逢月素胡老作媒
第 十 回 盜元寶活殺生意 胡老叟火燒屠能
第 十一回 春匯生抱冤下獄 月素仙打救親公
第 十二回 梅尚書愛色夢液 登金榜居家團圓
上一篇:《好逑傳》簡介|鑒賞
下一篇:《娛目醒心編》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