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髀里肉生
典源出處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松之注引 《九州春秋》:“備 (劉備) 住荊州數年,嘗于表 (劉表) 坐起至廁,見髀(bi,大腿) 里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 今不復騎,髀里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釋義用法 劉備在荊州依附劉表時,居住數年,發現自己大腿上的肉又長出來了,不覺感慨自己久離鞍馬,日月如飛而功業未建。后以此典感嘆壯志銷磨,無所作為。
用典形式
【撫髀】 宋·陳師道:“求田君勿問,扶髀吾何能。”
【髀肉】 清·黃鷟來:“習勤朝夕過運甓,豈復髀肉嗟英雄。”
【生髀肉】 宋·蘇軾:“青衫老從事,坐穩生髀肉。”
【髀肉生】 宋·陸游:“節旄落盡羈臣老,髀肉生來壯士悲。”
【髀肉消】 宋·陸游:“亭驛驅馳髀肉消,故山歸夢愈迢迢。”
【髀里悲】 清·錢謙益:“髀里何當悲老大,膝前應復念疏狂。”
【自摩髀肉】 清·黃遵憲:“二十余年付轉車,自摩髀肉問何如。”
【兩髀生肉】 清·黃景仁:“一編落手等性命,兩髀生肉徒摩挲。”
【將軍髀滿】 宋·陸游:“吏部齒搖心悵望,將軍髀滿淚汍瀾。”
【髀肉漸生】 宋·楊億:“髀肉漸生衣帶緩,早朝空聽汝南雞。”
【髀里肉生】 明·唐寅:“髀里肉生悲老大,斗間星暗誤文章。”
上一篇:詩詞典故《鞭山驅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鴟嚇鹓鶵》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