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的內容·清代駢文辭賦·清代辭賦
清代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的殿軍,也是各種文體發展的總結和最后的輝煌時期,辭賦也是如此。由于時間上相對較近、作家別集保存相對完整,以及清代眾多專門辭賦作品的整理匯集,使得清代辭賦作品的數量遠較前代宏富,清代賦家更是遍及各個階層,鴻篇佳制甚至無遜于漢唐。再加上科舉試賦、統治者的提倡和長期歷史發展以及時代浸染,清代辭賦在質量上也呈現出較高的水平,與清之前的賦作更顯出復雜而鮮明的風格特色,成為中國辭賦發展史上的最后一個高峰。清代辭賦的發展因時代、歷史和政治面貌的變化可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明亡至清初30年為前期,特點是因國難深重、異族入主而表現出激昂悲愴,含蓄蘊藉,代表作家有吳應箕、黃淳耀、陳子龍、夏完淳、王夫之、黃宗羲、朱鶴齡、傅占衡、尤侗、李漁等。中期自康熙親政至道光鴉片戰爭爆發前一百六十余年,這是清賦創作全面復興、成就最高、辭賦研究成果也最豐碩的時期,創作上呈現出遠紹漢唐遺風,風格體式多樣、形式精美、雅麗精工等特征,代表作家有陳維崧、朱彝尊、施閏章、張惠言、袁枚、吳兆騫、胡天游、汪中、洪亮吉等。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至清亡的七十余年為后期,為清賦衰落時期,特點是思想上多悲憫守舊,也有一些反映時事、揭露時弊的作品,清賦創作走向式微,代表作家有龔自珍、章炳麟、王闿運、金應麟等人。
清賦數量龐大,至今還沒有一個整理校訂完整的《全清賦》本,對清代辭賦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下面就清賦的興盛原因、清賦藝術的時代特色、主要作家及其成就以及清賦的文學史地位和評價作簡要概述,以期對清代辭賦有個宏觀的把握。
上一篇:隋唐五代文學與社會文化·隋唐五代文學與藝術·文學與舞蹈
下一篇:遼金元文學與宗教、哲學·理學影響與元代文學思想新變